昨夜蕃兵報國仇,沙州都護破涼州。
黃河九曲今歸漢,塞外縱橫戰血流。
涼州詞。唐代。薛逢。 昨夜蕃兵報國仇,沙州都護破涼州。黃河九曲今歸漢,塞外縱橫戰血流。
這首《涼州詞》與其說它有一定的藝術價值,莫不如說更具有史料價值。從詩中“沙州”、“涼州”等地名可以推斷,反映的是中唐河湟(今青海)一帶的戰事。此地本是吐谷渾領地,后來因鬧內哄,國王被部下殺死,唐朝一度降服了那里的軍隊。但兇悍的吐蕃不斷侵擾,經過多年的戰爭,便把這片土地爭奪過去。
公元851年一天的夜里,沙州的節度使(又稱都護)張義潮乘吐蕃的內亂,率領當地的蕃兵(為唐朝守邊的少數民族士兵)一舉奪取了涼州,收回了被吐蕃占領的屬地,這便是詩中頭兩句:“昨夜蕃兵報國仇,沙州都護破涼州。”第三句的“黃河九曲今歸漢”,頗有自豪的味道,流過九十九道彎的、綿延數千里的黃河終于又回到唐朝(唐代詩人多以“漢”代“唐”),可是第四句便轉出了悲涼:“塞外縱橫戰血流!”戰亂并沒有因這次軍事上的勝利而終止,人民依然在流血。這句是指吐蕃內部的紛爭,論恐熱發動叛亂長達二十余年,據《通鑒》所載:“所過殘滅,尸相枕籍”,“殺其壯丁……焚其室廬,五千里間,赤地殆盡?!庇纱丝磥?,詩人為祖國軍隊收復失地而產生的喜悅之情,又為吐蕃人民深受內亂之苦而沖淡。這悲喜情感的起伏,使這首小詩的主題從愛國主義的層次上升到人道主義的領域。詩人是愛國的,但他更呼吁把和平和安寧還給各族人民!
這首詩,是反映張義潮收復涼州、吐蕃內亂史實的唯一的一篇作品。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會昌元年(公元八四一)進士。歷侍御史、尚書郎。因恃才傲物,議論激切,屢忤權貴,故仕途頗不得意?!度圃姟肥珍浧湓娨痪怼!杜f唐書》卷一九零,《新唐書》卷二零三皆有傳。 ...
薛逢。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會昌元年(公元八四一)進士。歷侍御史、尚書郎。因恃才傲物,議論激切,屢忤權貴,故仕途頗不得意?!度圃姟肥珍浧湓娨痪??!杜f唐書》卷一九零,《新唐書》卷二零三皆有傳。
登金山。清代。汪錚。 搭影聳寒月,江聲撼夕陽。蛟宮蟠地脈,鴛瓦接天光??犊9妈桥R更上方。千秋遺恨在,杯酒吊蘄王。
鵲橋仙。明代。沈宜修。 輕花拂露,長空掛月,人在秋香院小。盈盈一水兩相思,■能得、佩環聲繞。銖衣羅薄,翠蛾愁損,試向瓊綃低告。無端窗外曉光催,掩泣望、星橋又杳。
折桂新亭。宋代。錢聞詩。 面對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
首尾吟 其四十九。宋代。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會計時。進退云山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鶯花舊管三千首,風月初收二百題。歲暮又須行考課,堯夫非是愛吟詩。
潮州五首 其三 訪叩齒庵。。傅義。 未聞叩齒未知禪,異代無從問大顛。欲乞靈光醫俗骨,馨香滿抱是輕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