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花終日空飛舞,奈久長難駐。海潮雖是暫時來,卻有個、堪憑處。
紫府碧云為路。好相將歸去。肯如薄幸五更風,不解與、花為主。
一落索·楊花終日空飛舞。宋代。秦觀。 楊花終日空飛舞,奈久長難駐。海潮雖是暫時來,卻有個、堪憑處。紫府碧云為路。好相將歸去。肯如薄幸五更風,不解與、花為主。
丈夫如同楊花,很輕浮,一會兒東,一會兒西,朝三暮四,就是不肯在家里久留。海潮雖然只是暫時到來,卻好歹會來。
丈夫啊,我一直思量著,如果真的有仙宮的話,夫妻倆應是幫扶著趕向那里。誰知道你就像摧花的殘風一樣,那么薄幸,根本不懂得替我做主,我還有什么盼頭呢?
一落索:詞牌名。雙調,四十六字,兩闋平仄格式,各三仄韻。
紫府:道家稱仙人居所。
相將:相與,相共。
這首詞約作于元豐年間及第之前,具體創作年份未知。時宋代世風淡薄,詞人為了表達自己內心的嘲諷與無奈而寫下了這首詞。
參考資料:
1、石海光編.秦觀詞全集 匯校匯注匯評:崇文書局,2015.08:第31頁
這是一首閨怨詞,重在對男子薄幸的怨懟不滿,抒情婉轉而造語淺近。上片以楊花的終日飛舞與海潮短暫回歸作對照,用心不在前者的飛舞“終日”,看似長久,所取卻在海潮回歸雖然短暫,但去來有信,行動有期。四句歌詞,卻兩用對比,前兩句是用楊花的終日的“空飛舞”,與其無法長久留駐作對照,后兩句則是用海潮的暫時回歸,與其“堪憑處”作對比。詞人選取這兩組意象,是有著豐富的內涵的。楊花終日飛舞,實指春景又至,春事再繁,實寓有美人遲暮之感和閨中寂寞之意。海潮的意象就更是含蘊豐富了。唐詩人李益有《江南曲》詩擬閨中怨婦云:“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這里,詞人實際上是翻用其詩意,以海潮雖短卻有信,表達出對男子一去之后即杏無音訊的憤懣和不滿。
下片也是利用兩組意象的對比來抒發詞情:碧云有路可相將歸去,五更風卻不解與花為主。在這里,詞人將女主人公的怨情推進了一層,從上片的單純抱怨,發展到如今的殷切期盼。所謂恨之深,正是因為愛之摯。在對碧云歸路的向往中,讀者似乎可以感受到閨中人那熾烈迸發的情感熱流,雖然置身孤獨與寂寞之中,但她仍然憧憬著“相將歸去”的美好生活。在對薄幸五更風的責難聲中,我們又似乎可以體味到她對情有所歸心有所屬的人生的美好追求。特別是末句,用“不解與花為主”作為對薄幸人的抱怨之辭,很值得品昧。對于一個徹夜未眠的思婦而言,其心緒的煩亂,是可想而知的。這里,讓閨中人把一腔的怨氣發泄到五更風上,可以說是很切合人物心理的。更妙的是,這一聲抱怨之中,還包含著她滿腹的心思。此女以花自喻,以五更風不知護花惜花的薄幸行為,比擬男子的薄情寡義,詞情含蓄蘊藉,造語又生新可喜,可以說是不可多得的妙句。
整首詞抒情流暢清新,布局工穩,針腳細密,其情感發展的脈絡也是相當明晰的,“奈”、“卻有”、“好”、“肯如”等虛詞,將每句話的前一層意思都作了推進,從中可以體會到抒情主人公的怨情,由無奈到抱怨、到企盼、到最后失落和憤恨,在不斷地向縱深推進或者說上升。但同時,在這種怨憤背后,又顯然有一種殷切的熱望在心頭:對楊花飛舞難駐的無奈,正因為意在希望兩情長久;對海潮雖說短暫卻守信約的贊頌,用意正在強調彼此貞信的可貴;對紫府碧云相將歸去的向往,無非意在期盼著兩情依依;抱怨五更風的不解與花為主,又可以看出她對愛的渴望。就是這樣,一取一舍,句意不斷轉換,在對反面做出否定的同時,又對正面作了更大程度的肯定,一明一暗兩條線索,彼此穿插、相互交織,用語雖簡,而語意卻豐。除此之外,詞中實際上還暗含有一條更深的隱線,那就是時間線索。詞以楊花飛舞的白晝開頭,以夜深更殘結束,中間作了大膽的省略,在形成前后呼應之時,也暗地里勾勒出閨中人日夜相思、苦自煎熬的形象。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
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苕雪與覺先弟先后寄菊數十種日涉小園聊復成詠 其四。。陳曾壽。 亦有高秀姿,亭亭滿月相。得霜乃清嚴,禁雨不悽愴。空室了無悅,得意千載上。龍章雖雋烈,天黥偶遺忘。出為一大事,甘此詩酒放。
浣溪紗 連晝蒙霾高臥無緒,素友快遞蟹笥,地址有誤幾未果收,仍倚前調。。幻廬。 漠漠重霾閟曉陰,凝弦恁會子期心。為迷三徑一時尋。濡沫潮橫思可聽,剔黃月滿慰初噙。潛移清寂午將深。
送客歸閩。明代。張弼。 白雁風高秋氣涼,畫船渺渺旆央央。張翰江上莼偏美,陶令籬邊菊正香。稽首不勝恩浩蕩,推冠一任鬢滄浪。何時騎馬來尋訪,欖葉陰中吸荔漿。
四月南風驛路長,汴梁河底樹蒼蒼。牙檣錦纜傷前代,□□□□□□□。
□□□□□□□,□□□□□□□。□□□□□□□,□□□□□□□。
憶昔自京至關中將四千里所歷古跡不能殫記因閒居無事追賦律詩凡十首目之曰憶晉以泄曩日之思云。。李轅。 四月南風驛路長,汴梁河底樹蒼蒼。牙檣錦纜傷前代,□□□□□□□。□□□□□□□,□□□□□□□。□□□□□□□,□□□□□□□。
獻姚石甫先生即以贈別 其二。清代。龍啟瑞。 未了看山愿,城西住少時。夢猶京闕戀,歸為友朋遲。黃葉聲中酒,蒼葭閣上詩。東瀛一回首,揮涕萬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