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陰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
明朝驚破還鄉夢,定是陳倉碧野雞。
西南行卻寄相送者。唐代。李商隱。 百里陰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明朝驚破還鄉夢,定是陳倉碧野雞。
大雪紛飛,路途泥濘,百里陰云濃重。我應召前往梓州幕府,告別親人,一路西行。
希望在途中做一個還鄉夢,卻被雞鳴無端驚醒。定是陳倉的碧野雞,打破了雪夜黎明的寧靜。
雪泥:積雪融化,道路泥濘。
陳倉:縣名,唐肅宗至德二年(757)改名寶雞。
碧野雞:糅合陳倉故城寶雞神祠及益州之碧雞之神。
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冬初,李商隱赴興元(今陜西漢中)入令狐楚幕,離別之時,詩人在途中寫下這首詩寄贈友人。
參考資料:
1、宋緒連 初旭編.三李詩鑒賞辭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05月第1版:第833-834頁
這兩句先寫冬日的陰冷景象并點明詩人的去向。“陰云”可連綿延續“百里”,亦見冬日昏暗無光之極。“覆”字又狀盡陰云低垂之態。“雪泥”寫初冬的雪易于溶化,落地之后和泥土融成“雪泥”,使路程更為難行。這句詩表面摹寫路途雪泥交加的冬景,實則以此灰暗的色調揭示自己離別友人時依戀不舍的壓抑心情。由于詩人此番赴興元入令狐楚幕下,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因為令狐楚是文宗時的朝廷元老,又是一位有名的駢文家。李商隱第一次謁見他時年僅十六歲。十年來不斷得到他的獎掖和資助,以致使李商隱得以迅速成長并考上進士。所以詩中不宜過多渲染消極氣氛,故而次句“行人只在雪云西”就顯得比較飄灑、輕捷。上句已言“陰云”有百里之闊,現又言詩人只在“雪云西”,故今日雖一時分別,卻無須多時即能重新見面。因為興元只在長安附近,往返極易。這句詩一改前句沉滯的氣氛,使詩作的情感頓時轉為溫馨起來,仿佛是詩人在勸慰友人:你我之間只有一云之隔,無須過度悲傷,來日自有重聚之時。
在這兩句詩中,詩人又抒發了自己對親朋友人的殷殷深情。一方面李商隱對于令狐楚邀其入幕,并且可能導致從此仕途通達,是極感興趣的;但另一方面,他對親人特別是母親,還有弟妹及其他親朋也是十分眷戀的,因此才拖延了入幕的時間。以上李商隱在對待親情和仕宦問題上的矛盾心理,便是這首詩后兩句的創作思想基礎。他既為自己能大展宏圖而興奮不已,同時亦情不自禁地沉緬于天倫之樂和友情相聚之中,故人還未到興元,就在詩中流露出濃厚的鄉情了。
這首詩在藝術上可以說很有李商隱初期詩作秾麗挺拔的特色。在敘述離情別意之時,這首詩同其他不少離別詩有較多的相異之處,主要表現在敘述離情別意時能夠做到豁達而不過于傷感纏綿,同時還雜揉進富有神話色彩的傳說故事,顯得頗為飄逸別致。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與張支百研江話詩隨筆。清代。李重華。 李杜橫馳翰墨場,如椽韓筆頗相當。數篇《琴操》尤高躅,束晰何因便《補亡》。
登延慶佛閣用出郊韻三首。宋代。吳潛。 高閣都將萬象收,憑欄睇望興何悠。張郎遯世誰家谷,孫子成仙何處洲。風雨喜無臨九日,江山幸有答三秋。年豐市井多歡笑,老子婆婆亦可不。
奉送浙江省危宰郎中除湖廣。元代。吳景奎。 毗贊儀曹覲九關,南從宰屬綴鹓班。庾樓月上偕僚佐,郎省星移鎮獠蠻。葉落洞庭秋雨后,書來吳會莫云間。陰陰官柳相迎送,天驥催歸十二閑。
自甲浦道太湖四十里見異香諸山喜而有作。明代。沈周。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譬山行見湖,昏昏秪浩瀚。何如行湖中,坐見山秀爛。仆尚請決筮,得《需》利在彖。毅然促飛櫓,猛進不復懦。探穴有虎子,履險獲奇觀。出浦即會勝,列障擁一岸。遙思攬吳香,妄意覓仙幔。群聳西若監,巨浸東罔畔。天謂湖太淫,設此似按攤。云濤日沖撞,石趾力抵捍。輸贏各無能,兩壘對楚漢。我行鋒鏑間,便以老命判。山疑相慰藉,逐逐笑供玩。始有舟楫虞,盡被山破散。山亦有情狀,要我綺語贊。氣聚勢則附,形散脈復貫。遠近相衍迤,中自存博換。雖靜有動機,萬態紛變亂。虬龍徐蜿蜒,獅猊悍奔竄。夷突各不一,小大略相半。正展芙蓉屏,橫亙蒼玉案。晴縠縐日光,莫熨錦繡段。金庭與玉柱,遠弄波影燦。歷眼四十程,續續青不斷。平生詫傳聞,信美非謾讕。修辭聊梗槩,歸憶庶可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