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元達。宋代。謝逸。 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塞垣苦寒風氣惡,歸來面皺須眉斑。先皇召見延和殿,議論慷慨天開顏。謗書盈篋不復辯,脫身來看江南山。長江滾滾蛟龍怒,扁舟此去何當還?大梁城里定相見,玉川破屋應數間。
讀盡了詩書,你毫無腐儒的酸氣;投筆從戎,躍馬在西北邊關。
邊塞的氣候惡劣,寒風凜冽,你回來時,滿面皺紋,須眉已斑。
先皇帝在延和殿召見,你慷慨激昂,縱橫議論,得到了皇上的激賞。
可惜誹謗你的人太多,難以置辯,有功難封,你流落到江南,來賞玩這里的青山。
長江滾滾東去,下有蛟龍發怒,掀起波浪;你這次乘著扁舟離去,何時才能回還?
日后我們在大梁城中定能再見,那時你必然還是牢守節操,家中只有破屋數間。
董元達:不詳。從詩中看,是位立功邊疆的將領。《漫叟詩話》說他“老死布衣”。
酸:寒酸、迂腐。
金城關:金城,地名,在今甘肅蘭州西北,是宋與西夏交界處重要關口。
塞垣:關塞。這里指西北邊防地帶。
風氣:氣候。
須眉:胡子和眉毛。
先皇:指宋神宗。
延和殿:宋代宮殿名?!端问贰さ乩碇尽罚骸俺缯詈笥芯案5睿湮?,有殿北向,曰延和,便坐殿也?!彼紊褡跁r,龍圖閣直學士李柬之致仕,神宗特召見他于延和殿。
議論:對人或事物所發表的評論性意見或言論。
天開顏:意思是讓天子龍顏大開。
謗書盈篋:《戰國策·秦策》:“魏文侯令樂羊將,攻中山,三年而拔之。樂羊反而語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篋?!敝r書,誹謗他人的奏章。
大梁:即汴京,今開封。
玉川破屋應數間:唐盧仝,號玉川子。家中貧窮?!捌莆輸甸g”,語本韓愈《寄盧仝》:“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數間而已矣?!?/p>
參考資料:
1、李夢生. 宋詩三百首全解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 :161-162
這首七言古詩是送別之作,古人在送別贈行的詩中,往往寓有勸慰之意,這首詩也不例外。作者的友人董元達,是一位慷慨負氣、傲骨錚錚的志士,作者在激勵他的同時,希望將來有重見之期,并預期彼此都能不改變自己的風格和操守。
開頭四句是詩的第一段。前兩句指出董生雖然愛好讀書,勤奮苦學,但不屑作一般儒生的寒酸、齷齪相,以科舉起家,汲汲于追求功名富貴。而有志從軍,因而早年就躍馬西行,在金城關一帶邊防要地,參加軍旅生活,以圖立功絕域。次兩句是說,董生雖然久在邊疆,但當時西邊的夏國,已與宋朝議和有年,所以未能在戰場上建立功勛。而邊塞苦寒,風霜凄緊,董生在歸來之后,已經須眉斑白,面帶皺紋了。這一段表明董生胸懷韜略,志氣非同一般,而未遇時機;壯圖未遂?!跋然收僖娧雍偷睢币韵滤木涫窃姷牡诙巍懚鷼w來之后,曾被先皇在延和殿召見,他在廷對的當兒,議論慷慨,曾使君王為之開顏(天,指天子),但終以年老,雖然誹謗很多,他也不復置辯??幻撋砀唠[,看山江南,暫且不問世事。這一段表明董生在回到京都以后,雖蒙召見,然而并未獲得重用。
末段四句點明送行之意。前兩句是說,董生南行之后,將越過浪濤滾滾、蛟龍怒吼的長江,作者不知扁舟此去,何時才能歸還。這兩句深寓惜別之意。后兩句的意思是:將來有幸,在大梁城里定能相見(大梁即汴京)。而玉川子的破屋數間,那時也定然存在。玉川子是唐代詩人盧仝的號,作者借以自比。玉川子盧仝一生沒有得志,作者也累試不第。除科舉之外,作者也還有其他途徑可以進身,但他并不低聲下氣去求別人的推薦,寧愿以布衣終老,所以在這里也以此勉勵友人,表明將來相見,自己還是那幾間破屋主人,友人也還是那么一個高傲自負之士。
全詩表達了送別友人的磊落曠達之情,不作臨別涕泣之語,顯得彼此都很有志節,不失自重的貧士身份。
謝逸(1068-1113,一說1010-1113)字無逸,號溪堂。宋代臨川城南(今屬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文學家,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與其從弟謝薖并稱“臨川二謝”。與饒節、汪革、謝薖并稱為“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 曾寫過300首詠蝶詩,人稱“謝蝴蝶”。生于宋神宗趙頊熙寧元年,幼年喪父,家境貧寒。與汪革、謝薖同學于呂希哲,刻苦磨礪,詩文俱佳。兩次應科舉,均不第。宋徽宗趙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終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
謝逸。 謝逸(1068-1113,一說1010-1113)字無逸,號溪堂。宋代臨川城南(今屬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文學家,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與其從弟謝薖并稱“臨川二謝”。與饒節、汪革、謝薖并稱為“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 曾寫過300首詠蝶詩,人稱“謝蝴蝶”。生于宋神宗趙頊熙寧元年,幼年喪父,家境貧寒。與汪革、謝薖同學于呂希哲,刻苦磨礪,詩文俱佳。兩次應科舉,均不第。宋徽宗趙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終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和王半山韻十八首 其十 懷古。明代。林光。 瓶空無貯粟,松菊在名園。秫酒澆時變,烏巾到老存。北窗元自在,三徑絕煩喧。一任兒曹懶,清風自掃門。
和閩帥。宋代。許應龍。 龍飛天子攬英雄,舊德欣逢泰道通。丹詔果然頒北闕,彩舟行矣駕東風。雨馀杉徑新添綠,暖入花妝旋姹紅。待得湖邊春色滿,我公已在鳳池中。新鑿南湖接海潮,油幢領客泛蘭橈。那知半夜雨聲急,卻放新晴物色饒。盡日登臨陪步武,高談灑落挹風標。陽春白雪真難和,泚筆惟書道路謠。
觀懷素草書歌。唐代。貫休。 張顛顛后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譚經不說禪,筋力唯于草書朽。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鐵石畫兮墨須入,金尊竹葉數斗馀。半斜半傾山衲濕,醉來把筆獰如虎。粉壁素屏不問主,亂拏亂抹無規矩。羅剎石上坐伍子胥,蒯通八字立對漢高祖。勢崩騰兮不可止,天機暗轉鋒铓里。閃電光邊霹靂飛,古柏身中dg龍死。駭人心兮目眓瞁,頓人足兮神辟易。乍如沙場大戰后,斷槍橛箭皆狼藉。又似深山朽石上,古病松枝掛鐵錫。月兔筆,天灶墨,斜鑿黃金側銼玉,珊瑚枝長大束束。天馬驕獰不可勒,東卻西,南又北,倒又起,斷復續。忽如鄂公喝住單雄信,秦王肩上bf著棗木槊。懷素師,懷素師,若不是星辰降瑞,即必是河岳孕靈。固宜須冷笑逸少,爭得不心醉伯英。天臺古杉一千尺,崖崩劁折何崢嶸。或細微,仙衣半拆金線垂。或妍媚,桃花半紅公子醉。我恐山為墨兮磨海水,天與筆兮書大地,乃能略展狂僧意。常恨與師不相識,一見此書空嘆息。伊昔張渭任華葉季良,數子贈歌豈虛飾,所不足者渾未曾道著其神力。石橋被燒燒,良玉土不蝕,錐畫沙兮印印泥。世人世人爭得測,知師雄名在世間,明月清風有何極。
初夏遣悶三絕。宋代。趙伯溥。 何事東皇不暫延,祝融今日遽當權。匡床睡起渾無語,一握薰風入五弦。
無題集玉溪生詩十九首 其二。。胡士瑩。 春陰只欲傍高樓,樓上黃昏望欲休。蠟照半籠金翡翠,繡檀回枕玉雕鎪。宓妃腰細才勝露,王粲春來更遠游。目斷故園人不至,花明柳暗繞天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