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踏莎行·碧海無波

    踏莎行·碧海無波朗讀

    譯文

    碧海波平無險阻,瑤臺有路可通行。細思量,當初就該雙飛去。想當時,輕別意中人,現如今,山高水遠何處尋。

    灰塵落綺席,煙霧鎖香閨。寫好的書信,如何送給你。登高樓極目望遠方,蕭蕭細雨灑梧桐,天已近黃昏。

    注釋

    踏莎(suō)行:詞牌名。又名“柳長春”“喜朝天”“踏雪行”等。雙調五十八字,仄韻。

    碧海:傳說中的海名。《海內十洲記》:“ 扶桑在東海 之東岸。岸直,陸行登岸一萬里,東復有碧海。海廣狹浩汗,與東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

    瑤臺:指傳說中的神仙居處。晉王嘉《拾遺記·昆侖山》:“傍有瑤臺十二,各廣千步,皆五色玉為臺基。”

    思量:考慮;忖度。

    意中人:心中所眷戀或屬意的人。

    綺席:華麗的席具。古人稱坐臥之鋪墊用具為席。南朝梁江淹《雜體詩·效惠休〈怨別〉》:“膏爐絕沉燎,綺席生浮埃。”

    香閨:青年女子的內室。唐陶翰《柳陌聽早鶯》詩:“乍使香閨靜,偏傷遠客情。”

    紅箋(jiān):紅色箋紙。唐韓偓(wò)《偶見》詩“小疊紅箋書恨字,與奴方便寄卿卿”,此化用之。附:帶去。

    參考資料:

    1、沈謙.詞話叢編·填詞雜說.北京:中華書局,1986:98

    2、沈祖棻 .宋詞賞析.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21

    踏莎行·碧海無波創作背景

      《踏莎行·碧海無波》當作于天圣五年(1027)作者貶知宣州途中。作者因反對張耆升任樞密使,違反了劉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宮怒以朝笏撞折侍從的門牙,被御史彈劾,以刑部侍郎貶知宣州,此詞即在途中所作。

    參考資料:

    1、陳祥耀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432-433

    2、唐紅衛.二晏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25

      晏殊整整做了五十年的高官。他賦性“剛峻”(《五朝名臣言行錄》),處事謹慎,沒有流傳什么風流艷事。他自奉儉約,但家中仍然蓄養歌妓,留客宴飲,常“以歌樂相佐”(《避暑錄話》)。他喜歡納什么歌妓、姬妾,是容易做到的。照理,他生平不會在男女愛情上產生多少離愁別恨,但他詞中寫離愁別恨的卻頗多。這可能和當時寫詞的風氣有關:酒筵歌席上信手揮寫,以付歌妓、藝人歌唱,內容不脫晚唐、五代以來的“艷科”傳統;也可能和文學創作的特點有關:它可以描寫人們的普遍感情,不限于作者的自我寫照。但晏殊寫的這類詞,也不像完全脫離自身生活的客觀描寫,這首《踏莎行》小令,就是這樣的一首詞。

      此詞寫別情。上片起首三句:“碧海無波,瑤臺有路,思量便合雙飛去。”《楚辭·離騷》有瑤臺這個詞,但可能從《穆天子傳》寫西王母所居的瑤池移借過來,指陸上仙境。說要往海上仙山,沒有波濤的險阻,要往瑤臺仙境,也有路可通,原來可以雙飛同去,但當時卻沒有這樣做;此時“思量”起來,感到“不合”,有些后悔。接著兩句:“當時輕別意中人,山長水遠知何處?”是說放棄雙飛機會,讓“意中人”輕易離開,此時后悔莫及,可就是“山長水遠”,不知她投身何處了。“輕別”一事,是產生詞中愁恨的特殊原因,是感情的癥結所在。一時的輕別,造成長期的思念,“山長”句就寫這種思念。它和作者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詞中的“山長水闊知何處”,同一意境。

      下片,“綺席凝塵,香閨掩霧”,寫“意中人”去后,塵凝霧掩,遺跡凄清,且非一日之故。“紅箋小字憑誰附”,音訊難通,和《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的“欲寄彩箋兼尺素”而未能的意思相同。“高樓目盡欲黃昏”,既然人已遠去,又音訊難通,那么登高遙望,也就是一種癡望。詞中不直說什么情深、念深,只通過這種行動來表現,顯得婉轉含蓄。最后接以“梧桐葉上蕭蕭雨”一句,直寫景物,實際上景中有情,意味深長。比較起來,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雖然妙極,還是失之顯露;而作者的《采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詞中的“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另一首《踏莎行·小徑紅稀》的“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結筆的妙處正相同,都是以景結情。

      這首詞寫離愁別恨,側重“輕別”,有其“個性”;它從內心的懊悔和近癡的行動來表現深情,婉轉含蓄,不脫晏殊詞的特點;而結筆為最妙,蘊藉而韻高,尤堪玩賞。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

    晏殊朗讀
    ()

    猜你喜歡

    舴艋為舟力幾多。江頭云雨半相和。殷勤好,下長波。

    半夜潮生不那何。

    ()

    辭鄉彈指浹旬過,謾擬長松帶女蘿。僧室夢回愁思冗,侯門食罷強顏多。

    世途千里心如折,茅屋雙親鬢已皤。富貴本來勤苦得,不須彈鋏動高歌。

    ()

    乘暇獨登樓,捲簾清遠眸。無堪望中意,翻益醉馀愁。

    云合山常暝,煙輕雨乍收。行藏吾自識,曲枕信悠悠。

    ()

    滯淹連春晦,層陰接夜分。

    驍壺惟發電,愁棟但生云。

    ()

    男兒獨立天地間,太華絕尖一何陗。

    子房不肯下蕭曹,伯夷本自輕周召。

    ()
    郭諫臣

    不到名園久,春殘花事稀。林香還入坐,草色欲沾衣。

    喬木干青漢,層臺落翠微。平生耽勝賞,日暮竟忘歸。

    ()
    久久只这里是精品66|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 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久久精品草草草| av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在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久久黄视频| 久久无码av三级|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久久―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久久93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动漫3d| 久久精品国产黑森林|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香蕉|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日韩十八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人人爽人人精品视频| 久久99久久成人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影视|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91久久精品视频|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