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做成秋,恰上心頭。教他珍重護風流。端的為誰添病也,更為誰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難酬。珠簾四卷月當樓。暗憶歡期真似夢,夢也須留。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清代。納蘭性德。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頭。教他珍重護風流。端的為誰添病也,更為誰羞。密意未曾休,密愿難酬。珠簾四卷月當樓。暗憶歡期真似夢,夢也須留。
淅淅瀝瀝的夜雨,滴答出一個寒秋,也恰好將深深的思念,灑上我心頭。你一定要珍重自己,保護好綽約的風姿。你究竟為誰才生了病?又是為誰才如此嬌羞?
珍藏的心意不曾休止,心中的愿望難以實現。我卷起四周的珠簾,且讓月光灑滿小樓。回想起歡聚的日子,真像一場美夢,縱然是夢,我也要竭力挽留。
浪淘沙:唐教坊曲。劉禹錫、白居易并作七言絕句體,五代時始流行長短句雙調小令,又名《賣花聲》。28字,前后片各四平韻,多作激越凄壯之音。
風流:指美好動人之風韻。前蜀花蕊失人《宮詞》之三十:“年初十五最風流,新賜云鬟使上頭。”
端的:究竟、到底。
密意:隱秘的情意。
珠簾四卷:謂樓閣四面的珠簾卷起。
參考資料:
1、納蘭性德.《納蘭詞全集鑒賞》:中國畫報出版社,2013年4月:第149頁
康熙年間,由于對亡妻的懷念,對友人的牽絆,還有對自身現狀的不滿以及無能為力的無奈,都讓詞人感到悲哀。于是詞人為了抒發自己內心的無邊無際的愁緒,寫下了這首《浪淘沙》。
參考資料:
1、聶小晴編著,納蘭詞,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01,第130頁
上片先寫環境氛圍,烘托無奈之心境,秋雨襲來,愁上心頭,離別之時,互道珍重。究竟是為誰相思成疾,又是為誰害羞?下片寫她對離人的深懷眷念,相思之情未曾斷絕,只是想見的心愿難以實現。明月升起,將樓閣四面的珠簾卷起。
人世間最可悲的事情莫過于明知道無意義,卻不得不去做,明明不愿意,又不得不強顏歡笑去做的事情。
對職業的厭倦,對富貴的藐視,還有對他的仕途的不屑,令納蘭身上別具一番氣質,他對輕而易舉得到的一切榮華富貴都毫不珍惜,甚至抱著厭惡的心態,他想要拋棄身邊的一切,包括他那個富貴的家庭,可是他無法做到,早在他出生的時候,上天就將這些沉重地壓在了他的身上,讓他無法推卸。
秋風秋雨愁煞人。深秋時分,最是人心苦悶之時,看到萬物凋零,一切都要歸于沉寂,心內自然是不好受的。納蘭自幼體弱多病,他一直身患寒疾,總是會因為天氣變幻無常。而臥病在床。這樣的季節,孱弱的身體,無盡的人生,一切都讓納蘭感到萬念俱灰。“夜雨做成秋。恰上心頭”,一想到秋天,首先想到的便是連綿的細雨,還有早早就降臨的夜晚,愁緒重回心頭。
“教他珍重護風流。”看似對友人道珍重,希望朋友能夠在今后的歲月中過得更好,但細讀之下,似乎又不是。“端的為誰添病也?更為誰羞?”思念友人,也不至于會思念成疾,如果是思念戀人,那么這位戀人又會是哪位女子,縱觀納蘭生平,似乎捕捉不到和這名女子相關的信息。
既然沒有蹤跡可尋,那便姑且當做是納蘭擬人的一種寫法吧。在這首詞中,納蘭隱秘的情感得以宣泄,他悄聲訴說道:“密意未曾休,密愿難酬。”從未停止過想念,只是這想念無法得以相見,故而遺憾。詞人不由追憶往事,回味歡聚的快樂,如夢如真。
明月當空,對夜色嘆息,這就是一場虛無的夢幻,“珠簾四卷月當樓”。樓閣上的珠簾卷起,明月照進來,光線黯淡,更加讓這思念變得不真實起來,或許“暗憶歡期真似夢,夢也須留”,這一切都只是納蘭在病中,胡思亂想出來的吧,所謂對伊人的思念,也不過是他胡亂所想的。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姜明德醫學錄任滿詩用美之并以醫之利害語之。元代。葉颙。 丈夫生世六尺軀,饑餐渴飲當及期。目觀鼻嗅耳司聽,各職乃事爾勿離。喜怒哀樂無妄施,威賞之柄不倒持。雍容進退動合宜,天其相汝百福隨。神清慮淡壽且耆,顏色豐澤毛發黟。無不足兮何所望,子孫妻妾皆歡怡。寒溫風雨倘失時,人心私欲復蔽虧。堂堂正氣日以衰,瘵癘始得乘其危。膏肓一穴自古有,區區二豎寧知斯。惜哉醫緩不務此,倉卒遽謂疾弗治。若藥暝眩罔不愈,縮手退避計或遲。乃知用藥如用將,用非其類悔曷追。芫巴烏附吾所用,參術之輩胡能為。信乎藥者亦兇器,古人不得已用之。姜君職醫識此理,愚民攀慕賢守知。延年卻老學妙術,回生起死參神奇。杏林春色香韻美,芳葩漸滿東風枝。他年丹石億萬斛,慎勿往取虎竊窺。我身剛強甚無恙,半世落魄癖在詩。賦性掘強成傲物,胸次未掃平生癡。高談驚世鄙俗訝,左計失策群兒嗤。疏狂往往激眾怒,而我戲笑方嘻嘻。豈無甘言悅人意,胡塞巨口而不諛。后先顛倒皆類此,愿將斯疾祈君醫,愿將斯疾祈君醫。
壽嫩庵趙先生十首。宋代。陳元晉。 開濟平生學,忠精一寸心,時危添白發,意遠寄清吟。河洛風埃滿,江湖歲月深。眼明天柱壯,{氵霝}淥對渠斟。
澤居。宋代。陸游。 澤居僅足不求余,曠快真同縱壑魚。平日酷憎蠅附驥,暮年肯作鶴乘車?齒搖但煮岷山芋,眼澀惟觀胄監書。此際自應還往絕,本無心與俗人疏。
贈傳燈 其二。宋代。林干。 臺教源流遠,高明紹梵音。扶桑紅日近,華頂白云深。清磬度山翠,黃花匝地金。三乘示方便,萬法總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