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過勤政樓

    過勤政樓朗讀

    千秋佳節名空在,承露絲囊世已無。

    唯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

    譯文

    當年慶玄宗生日的千秋節而今只留空名,那賀壽的承露絲囊世上也不再存在。

    只有那紫苔得意地生長著,因雨水澆灌它長得很旺很盛,直長得上了那門扉上的銅座銅環。

    注釋

    勤政樓:唐玄宗開元前期(713~741年)所建,全稱“勤政務本之樓”,是玄宗處理政務、國家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

    千秋佳節:開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玄宗為慶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樓批準宰相奏請,欽定這一天為千秋節,布告天下。

    承露絲囊(náng):每年一度的千秋節,玄宗都舉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壽。

    紫苔(tái):一種漫生雜草。

    金鋪:宮門上的安裝門環的金屬底托,多鑄成獸形以為裝飾。

    參考資料:

    1、(唐)杜牧著,張厚余解評.杜牧集 名家選集卷: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01月:26

    過勤政樓創作背景

      大和三年(827年),杜牧二十七歲,正進士及第制策登科,由洛陽回到長安。這首詩約作于此時。當作者通過勤政樓見到其荒涼的景象后,為了對唐玄宗的誤國進行了譴責、諷刺,于是創作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唐)杜牧著,張厚余解評.杜牧集 名家選集卷: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01月:26

      勤政樓原是唐玄宗用來處理朝政、舉行國家重大典禮的地方,建于公元720年(開元八年),位于長安城興慶宮的西南角,西面題曰“花萼相輝之樓”,南面題曰“勤政務本之樓”。

      公元729年(開元十七年)舊歷八月五日,唐玄宗為慶賀自己的生日,在此樓批準宰相奏請,定這一天為千秋節,布告天下。并以馬百匹,盛飾分左右,舞于勤政樓下,又于樓中賜宴設酺,“群臣以是日進萬壽酒,王公戚里進金鏡綬帶,士庶以結絲承露囊更相問遺”,千秋節也就成了一年一度的佳節。然而由于玄宗晚年“勤政務本”早成空話,到安史之亂爆發,只得被迫退位,唐王朝江河日下,千秋節也隨之徒有虛名了,甚至連當年作為贈送禮物的承露絲囊也見不到了。詩的第一句說佳節空在,是總論,第二句說絲囊已無,則是抓住了“承露囊”這個千秋節最有代表性的物品來進一步補襯,使得“名空在”三字具體著實了。

      這首詩的后兩句寫詩人移情于景,感昔傷今。杜牧善于以詩論史,借古諷今?!拔┯凶咸ζQ意,年年因雨上金鋪”。這兩句采用《詩經·王風·黍離》的筆法,用宮院中的植物茂盛生長暗示王朝興衰之意。

      《詩境淺說續編》云:“開元之勤政樓,在長慶時白樂天過之,已駐馬徘徊,及杜牧重游,宜益見頹廢。詩言問其名則空稱佳節,求其物已無復珠囊,昔年壯麗金鋪,經春雨年年,已苔花繡滿矣?!苯痄仯谴箝T上的一種裝飾物,常常做成獸頭或龍頭的形狀,用以銜門環。用銅或鍍金做的,叫金鋪,用銀做的叫銀鋪。紫苔是苔蘚的一種,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

      這兩句詩從表面看,寫的是景,是“勤政樓”的實景,但細細體味,就會感到這十四個字,字字都飽蘸了詩人感昔傷今的真實情感,慨嘆曾經百戲雜陳的樓前,經過一個世紀的巨大變化,竟變得如此凋零破敗。可以想象,當杜牧走過這個前朝遺址時,所看到的是雜草叢生,人跡稀少,重門緊閉的一片凄涼景象。

      詩人不寫別的,偏偏從紫苔著筆。這是因為紫苔那無拘無束,隨處生長,自得其樂的樣子深深地觸動了他此時慘淡失意的心情。失意之心對得意之物,自然格外敏感,體味也就更加深刻了。

      作者以紫苔見意,又從紫苔說開去,用紫苔的滋長反襯唐朝的衰落,小中見大,詞淺意深,令人回味。說紫苔上了金鋪,是一種夸張的手法。當年威嚴可畏的龍頭獸首,而此時綠銹滿身,如同長滿了青苔一般,這就進一步烘托了勤政樓被人遺忘而常年冷落的凄涼衰敗的景象。這里,“偏稱意”三字寫得傳神,“偏”,說明萬物凋零,獨有紫苔任情滋蔓,好像是大自然的偏寵,使得紫苔竟那樣稱心愜意。這筆法可謂婉曲回環,寫景入神了。

      這首詩是詩人在極度感傷之下寫成的,全詩卻不著一個“悲”字。從詩的整體看,詩人主要采用明賦暗比的方法。前兩句寫的是此刻之衰,實際上使人緬懷的是當年之盛;后兩句寫的是此時紫苔之盛,實際上使人愈加感到“勤政樓”此時之衰。一衰一盛,一盛一衰,對比鮮明,文氣跌宕有致,讀來回味無窮。

    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杜牧朗讀
    ()

    猜你喜歡

    秘藏開新譯,天花雨舊堂。

    證經多寶塔,寢疾凈名床。

    ()

    貴藩堯母族,外戚漢家親。業重興王際,功高復辟辰。
    愛賢唯報國,樂善不防身。今日衣冠送,空傷置醴人。
    金精何日閉,玉匣此時開。東望連吾子,南瞻近帝臺。

    ()

    剩水殘山思不禁,小屏欹枕費沉吟。才秾合作云裳想,粉褪難溫夢蝶心。

    白地錦,紫光金,何緣寥落到如今。遙知淅淅巴山雨,未抵泠泠楚客琴。

    ()

    道出錢塘江,十里無頑壤。斗然怒潮來,激岸成滉瀁。

    波勢倏低昂,帆影隨俯仰。蛟涎濺衣濕,鹢舟蕩人晃。

    ()
    龐嵩

    木密林中出鳳梧,相年臘味稱提壺。尋幽更著東瓜步,羨爾能從亦壯夫。

    ()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天按摩|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美女久久久久久|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久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R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动漫| 久久精品免费全国观看国产| 久久精品视屏|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 狠狠色丁香婷综合久久|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AV| 日本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VA久久久久久久冰| 亚洲日本久久久午夜精品|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蜜芽| 久久电影网一区|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五月|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最新|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