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切秋蟲萬古情,燈前山鬼淚縱橫。
鑒湖春好無人賦,“岸夾桃花錦浪生。”
論詩三十首·十六。金朝。元好問。 切切秋蟲萬古情,燈前山鬼淚縱橫。鑒湖春好無人賦,“岸夾桃花錦浪生。”
這首詩是評論幽僻清冷的詩歌風格。大凡萬古言情之作,皆凄切如秋蟲之悲鳴;撫寫境象,也凄涼如山鬼的零淚。前二句泛敘古今悲情,構(gòu)造出一片悲愁哀苦的境界。一般認為這兩句是在說李賀,因李賀詩中常有“秋蟲”、“山鬼”的意象;也有認為指李賀、孟郊二人,因孟郊常以“秋蟲”自喻。這兩句可解釋為泛說全體這類相似風格的詩人。孟郊、李賀都窮愁不遇,作詩都好苦吟,詩風都較幽冷。窮愁本是人生不幸,無可厚非,問題在于如何處窮。元好問的態(tài)度非常明確,認為應(yīng)該是“厄窮而不憫,遺佚而不怨”(《楊叔能小亨集引》)。孟郊、李賀顯然沒有如此泰然,寒乞之聲不絕于耳,詩境幽冷凄婉。元好問反對幽僻凄冷的詩歌境界,即他所說,“要造微,不要鬼窟中覓活計”(卷五十四《詩文自警》)。孟郊詩歌可謂造微,但他所得不過是秋蟲之類幽微之物。李賀也是如此,有些詩篇正是從“鬼窟中覓活計”。孟郊、李賀的這種詩風,與元好問尚壯美、崇自然之旨相背,故元好問譏評之。
后兩句“鑒湖春好無人賦,夾岸桃花錦浪生”,正如宗廷輔所說,是“就詩境言之”。“夾岸桃花錦浪生”是李白《鸚鵡洲》中的詩句,元好問借此來形容鑒湖(又名鏡湖)春色,展現(xiàn)的是與孟郊、李賀迥然不同的開闊明朗、清新鮮活的境界。“無人賦”三字又表明,他的批評對象絕非孟郊、李賀個別詩人,而是以他們?yōu)榇淼闹型硖曝毷课娜耍貏e是與孟郊近似的一些詩人。由此可見,該詩是通過孟郊、李賀來批評中晚唐窮愁苦吟一派詩人,沒有盛唐開闊明朗氣象,而流于幽僻凄冷。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xué)郝天挺,六載而業(yè)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xué)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zhèn)平、南陽、內(nèi)鄉(xiāng)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zhuǎn)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xué)郝天挺,六載而業(yè)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xué)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zhèn)平、南陽、內(nèi)鄉(xiāng)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zhuǎn)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重題多景樓。宋代。鄭思肖。 無力可為用,登樓欲斷魂。望西憂逆賊,指北說中原。糧運供淮餉,軍行戍漢屯。何年遂所志,一統(tǒng)正乾坤。
萬花川谷。宋代。楊萬里。 無數(shù)花枝略說些,萬花兩字即非夸。東山西畔南溪北,更沒溪山只有花。
四月南風驛路長,汴梁河底樹蒼蒼。牙檣錦纜傷前代,□□□□□□□。
□□□□□□□,□□□□□□□。□□□□□□□,□□□□□□□。
憶昔自京至關(guān)中將四千里所歷古跡不能殫記因閒居無事追賦律詩凡十首目之曰憶晉以泄曩日之思云。。李轅。 四月南風驛路長,汴梁河底樹蒼蒼。牙檣錦纜傷前代,□□□□□□□。□□□□□□□,□□□□□□□。□□□□□□□,□□□□□□□。
古詩十四首 其二。元代。張昱。 漢詩十九首,不復(fù)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致。篇章何在多,自足傳于世。所嗟黃初后,作者莫與企。
題江海看云卷三首 其二。明代。陸深。 海上會看云,飄飄迥不群。扶桑紅日近,錦繡總成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