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輪明月。照我藤床涼似水,飛入瑤臺瓊闕。霧冷笙簫,風輕環佩,玉鎖無人掣。閑云收盡,海光天影相接。
誰信有藥長生,素娥(é)新鏈就、飛霜凝雪。打碎珊瑚,爭似看、仙桂扶疏橫絕。洗盡凡心,滿身清露,冷浸蕭蕭發。明朝塵世,記取休向人說。
念奴嬌·插天翠柳。宋代。朱敦儒。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輪明月。照我藤床涼似水,飛入瑤臺瓊闕。霧冷笙簫,風輕環佩,玉鎖無人掣。閑云收盡,海光天影相接。誰信有藥長生,素娥(é)新鏈就、飛霜凝雪。打碎珊瑚,爭似看、仙桂扶疏橫絕。洗盡凡心,滿身清露,冷浸蕭蕭發。明朝塵世,記取休向人說。
門前的翠柳不知道被誰人推上了一輪皎潔的明月,如涼水一般照在我的藤床上,如此良辰美景,我思緒飄飛幻想著飛入瑤臺月宮,這里霧冷風輕,隱隱可聞的笙簫聲,和仙子的環佩之聲,大約她們正隨音樂伴奏而飄飄起舞。
據說有可以使人延壽的藥。然而“長生”的念頭,只不過是世俗的妄想。兩袖清風,滿身清露,寒冷浸濕了蕭條的白發,這些隱逸脫俗的情懷,恐是塵世之人無法理解,便也不向塵世之人訴說。
①念奴嬌:著名詞牌名之一,得名于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名叫念奴的歌伎,名篇有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念奴嬌·中秋》等。
②瑤臺:神仙居處。李白《清平調》有“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瓊闕(quē):精巧華美之樓臺。
③素娥:月宮仙女“嫦娥”。因月色白,故稱“素娥”。
④爭:怎么。如“爭似”、“爭忍”、“爭知”、“爭奈”等等。
⑤蕭蕭:頭發花白稀疏貌。
參考資料:
1、《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版,第1125頁
1147 年初秋,由于朝廷內投降派得勢,愛國志士紛紛斥退,收復中原日益渺茫,詞人的一腔熱忱付之冰海,滿懷的期望變成極度的失望。于是詞人為了求得精神上的解脫,向隱逸之路尋求歸宿,寫下了這首詞。
參考資料:
1、天津古籍出版社 .中國歷代名文賞讀: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7-9:第285-286頁
誰信有藥長生,素娥新鏈就、飛霜凝雪。打碎珊瑚,爭似看、仙桂扶疏橫絕。洗盡凡心,滿身清露,冷浸蕭蕭發。明朝塵世,記取休向人說。
這是一首詠月詞。
開篇“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輪明月?”以問句起。這份奇麗“月上柳梢頭”的景象恰是躺柳下“藤床”納涼仰看天宇者才能產生的幻覺:“翠柳”伸向天空,而“明月”不知不覺便出現了,如同被推上去一樣。加之月夜如水一般的涼意,更會引起美妙的幻想,于是納涼賞月的詞人飄飄然“飛入瑤臺瓊闕”。“霧冷笙簫”以下寫詞人憑幻想飛入月宮后所聞、所見及所感。這里霧冷風輕,隱隱可聞“笙簫”,和仙子的“環佩”之聲,大約她們正隨音樂伴奏而飄飄起舞吧。然而“玉鎖”當門而“無人掣”,說明月宮清靜,不受外界干擾,原本打算尋聲暗問的詞人不覺感到悵然。回顧天空,是“閑云收盡”,海光與月光交映生輝,煉成一片令人眩惑的景象。
過片:“誰信有藥長生?”則針對關于月宮的傳說,抒發自己的見解。據說有玉兔搗藥,這藥可以使人延壽的。然而“長生”的念頭,只不過是世俗的妄想。月中,只有“素娥新煉就”的“飛霜凝雪”而已,并沒有什么長生不老藥。詞人看來,人間那些“打碎珊瑚”之類的夸豪斗富之舉,遠比不上賞玩月中枝葉扶疏的仙桂來得超凡脫俗。“打碎珊瑚”出于《世說新語。汰侈》石崇和王愷斗富的故事,這里信手拈來,反襯月中桂樹之可愛,自然愜意。作者通過如此清空的筆墨,勾畫出一個美麗、純潔、沒有貪欲的境界。這里,他兩袖清風,“滿身清露,冷浸蕭蕭發”,感到凡心洗盡,有脫胎換骨之感。然而,這一切不過是月下的夢,盡管美麗動人,卻又無從對證,只能自得于胸懷,不可為俗人說。故結云:“明朝塵世,記取休向人說。”深沉的感喟和對塵世的深切厭倦見于言外。
這首詞寫藤床上神游月宮之趣,其間融入了月的傳說,其境優美清寂,塑造了一個冰清玉潔的世界,似乎有意與充滿烽煙勢焰的人間對立。故前人或謂其為“不食煙火人語”。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試日懷世美。南北朝。鄒浩。 挾策剛為泮水行,暖風遲日試諸生。姚黃魏紫知何許,獨有楊花撲硯輕。
粵臺懷古四首分韻得幽字 其三。明代。黃佐。 對酒煙霞晚,裁詩天地秋。坐聞松籟迥,行愛桂巖幽。大澤龍蛇遠,荒臺鹿豕游。向來南海尉,辛苦事嬴劉。
題劉教諭兩山書堂。明代。楊榮。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羨爾志沖澹,于焉構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誦讀。素燈深夜雨,瀟瀟響梧竹。豈無青藜翁,殷勤訪天祿。白云東西飛,蒼翠宛在目。于茲移教鐸,遠度松溪曲。靜對湛盧清,難忘故山麓。寫此寓高情,尚慕紫陽躅。
寓城西精舍贈洞文上人。清代。李鍇。 比鄰七十載,為客謝淹留。忍草自長碧,妙香時一浮。世情爭夢幻,佛面老春秋。愁絕斜陽外,誰家百尺樓。
塞上讀霞海篇寄管涔子。明代。林大春。 當代推詞伯,如公思獨玄。明霞歸遠渚,孤月出高天。魯壁存經舊,漢宮作賦先。蒼茫辭闕下,灑落向江邊。興引赤城愜,情憐碧海偏。奇文振巖穴,麗藻發林泉。玉鐸驚回首,金聲失比肩。草書潛逼圣,載酒細論賢。門比孫登重,山因謝朓傳。游秦膺舜岳,思越感堯年。夜夢抽簪侶,秋懷倚劍篇。登臨嗟遠矣,風物轉悠然。好靜能齊俗,端居或問禪。賓僚盡傾倒,騷雅幸周旋。重望歸安石,幽期合稚川。曹劉時并蓋,李郭或同船。賤子暫持節,長途許執鞭。青門逢勝集,紫省列群仙。忝竊分徐榻,光輝入孔筵。終南巧舞外,長樂婉歌前。忽奏陽春曲,兼聆流水弦。疑游洞庭浦,如陟華山巔。縹緲飛千里,空濛俯八埏。別來馀臘雪,吟處起春煙。朝傍黑河宿,暮從青戍眠。寶刀增意氣,彩筆愧塵緣。塞晚愁聞雁,溪清想釣鳣。何時隨汗漫,白日共聯翩。醉訪燒丹地,閒行種藥田。枕書仍寤寐,驛傳若留連。沙隱朔云暗,峰回羌樹圓。關西悵脩阻,空復望飛箋。
詠史十首 其一 楊妃。。楊浣芬。 寵賜溫泉浴,長生記定情。忽驚鼙鼓至,空自玉顏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