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鴻戲江潭,孤雁集洲沚。
邂逅兩相親,緣念共無已。
風雨好東西,一隔頓萬里。
追憶棲宿時,聲容滿心耳。
落日川渚寒,愁云繞天起。
短翮不能翔,徘徊煙霧里。
贈傅都曹別。南北朝。鮑照。 輕鴻戲江潭,孤雁集洲沚。邂逅兩相親,緣念共無已。風雨好東西,一隔頓萬里。追憶棲宿時,聲容滿心耳。落日川渚寒,愁云繞天起。短翮不能翔,徘徊煙霧里。
輕快的飛鴻戲耍在水邊,離群的孤雁棲息在小渚。
不期而遇竟能相愛相親,情意深長彼此永無終止。
遭風遇雨只得東西分飛,頃刻之間便已相隔萬里。
回想那雙宿雙棲的情景,你的音容充滿我的心耳。
落日使小洲的寒意轉濃,愁云更繞天際彌漫而起。
短小的翅膀哪能高飛遠翔,孤獨徘徊在寒煙濃霧里。
傅都曹:詩人的一位傅姓、為都曹之職的友人。都曹:都官尚書屬下的曹官。
輕鴻:輕捷善飛的天鵝。鴻:鴻鵠,即天鵝。潭(xún):水崖。
集:鳥棲止曰集。洲沚(zhǐ):水中的洲島,沚:水中小洲。“輕鴻”二句以“輕鴻”喻傅都曹,以“孤雁”喻己。
邂逅(xiè hòu):不期而遇。
緣念:這里指兩人相遇是有緣且感情好。無已:無止。
好(hào):喜好。
頓:頓時。
追憶:回憶。棲宿時:指住在一起時。
聲容:聲音容貌。
川渚:江中小洲。
翮(hé):這里指翅羽。短翮:言翅膀短,不能高翔。
參考資料:
1、褚斌杰.中國歷代詩詞精品鑒賞(上冊):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628
2、王景霓 鄭孟彤.漢魏六朝詩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207頁
從詩意看來,作者和傅都曹是在他鄉作客中偶然相識,一見如故又匆匆而別的。這首詩就是作者贈別友人傅都曹時所作。
參考資料:
1、雷啟洪 農東光.歷代詠別詩賞析:廣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23頁
這首詩是鮑照贈朋友詩中的代表作。由于通篇用“比”體,雖是一般古詩,卻有著濃郁的樂府民歌氣息。自漢魏以來,在文人作家所寫的古詩中,這一首還是很有創造性的。
全詩十二句,每四句一節,共三節。“輕鴻”四句寫與傅都曹志趣相投,親切訂交。“風雨”四句,寫兩人分手惜別時情景。“落日”四句,設想別后離愁,并寫自己看不到出路的苦悶。從結構看,并無什么大的起伏波瀾,只是閑閑說起,悵悵結束。然而感情深摯,思緒萬千,體現了詩人一腔孤憤。
全詩以“鴻”喻傅都曹,以“雁”自喻,此甚易知。但鄭玄《毛詩箋》:“小曰雁,大曰鴻。”古人往往以鴻鵠并稱而以鳧雁對舉,鴻鵠象征清高,鳧雁則跡近微賤,可見此詩一開頭便有揚傅而抑己的傾向,顯得傅尊而己卑。而在“鴻”字上,詩人更著一“輕”字,“輕”自然有可能軒翥于高空;而在“雁”上卻用了一個“孤”字,“孤”者,離群索居,寂寥無侶之謂。而“戲江潭”與“集洲沚”,一則高翔遨戲,一則獨自幽棲,不僅動靜不同,抑且有得意與失志之分。這兩句看似客觀描述,實已兩相對照,說明彼此命運若云泥之懸殊。不過當二人無心邂逅,卻又過從甚密,兩兩相親。“邂逅”句表面上似平鋪直敘,實際上已隱含一層轉折;而第四句“緣念共無已”則又深入一層。“緣”者緣分,“念”者思念,“無已”,無終盡之謂。夫緣分無終盡,思念亦無終盡,非但作者對傅“緣念無已”,即傅對作者亦復如是,此正所謂“共無已”。這兩句本寫雙方交誼篤厚,情深意愜,卻以極平淡之筆出之,仿佛毫不著力。這就叫舉重若輕,好整以暇。
第二節第一句“風雨好東西”,頗費解。錢仲聯先生《鮑參軍集注增補》引張玉谷《古詩賞析》云:“言遭風雨而東西分飛也。”則“好”字無著落。錢增補云:“按,‘風雨’句‘好’字去聲。語本于《尚書·洪范》:‘星有好風,星有好雨。’《偽孔傳》:‘箕星好風,畢星好雨。’孔穎達《正義》:‘箕,東方木宿。畢,西方金宿。’”按:錢所引證皆是。“好”與“善”無論為形容詞、名詞或動詞,皆屬同義。如言“好謀善斷”,即善謀善斷也。《洪范》之意,蓋言東方箕星善于引起刮風,西方畢星善于招來下雨。鮑照此句則近于倒裝,言東方之星善風,西方之星善雨,風雨方向不一,則鴻與雁亦隨之不得不分飛兩地,故下文緊接“一隔頓萬里”,“頓”者頓時、立即之謂。語近夸張,故情彌激切。且人在相聚時每當境不覺,及別后追思,則有不可驟得之感。所以作者此處乃把筆鋒掉轉,“追憶”二句蓋設想別后回憶當初同在一處“棲宿”之時(聞人倓《古詩箋》引《禽經》:“凡禽,林曰棲,水曰宿),則‘心耳’之間充滿了彼此的‘聲容’“。這里流露別后互相思念之情已溢于言表,卻全從側面虛寫,文勢雖小有跌宕,仍不顯得著力。如果反復詠嘆,自會覺得一往情深。謝靈運寫情,多從內心矛盾曲折處進行峭硬的刻畫,不深思冥索不易體會;而鮑照則多以自然平淡出之,仿佛古人說的“有若無,實若虛”。但鮑詩寫情多發自肺腑,稍加咀嚼,便回味無窮。
最后四句,乍看全是景語,實則句句抒情。“落日”本身就是孤寂的象征,因日落而川渚生寒,則孤寂中帶出了凄涼蕭瑟的苦味。“愁云”句明點“愁”字,而“愁云”竟多得“繞天起”,則愁之不得解脫可想而知。“短翮”句以雁之不能高翔遠引喻己之窘迫局促,說明詩人的處境是多么使他苦惱。“徘徊”句乃找不到出路的最形象的描寫。試想萬里晴空,鴻雁高飛,該是多壯觀的景象;而今卻徘徊于煙霧迷茫之中,會感到透不過氣來,這真是悲劇性的場面了。好友遠別,滿腹心事再也無人可以傾訴,因贈別而自傷身世,從詩人構思的邏輯性來看,也是很自然的。全詩在戛然而止之中有著情韻不匱的余味,令人嘆服。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
鮑照。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搖搖花行。宋代。章采。 搖搖花,長安城南道。小草欣欣造物勻,三月來來野田好。女郎厭踏王孫園,出郊更覺春嫣然。五家蹙成錦繡谷,雙鬟妙舞玳瑁筵。合歡扇裁七寶月,蔭步蓋簇空青天。分司自訟狂驚坐,拾遺勸我莫近前。此時搖搖絕低小,媚紫得映車閒鈿。幸承踏歌羅襪暖,偶荷細摘春心憐。豈如黃土岡頭古楠樹,花開花落無人覷。一枝折頓固弗班,五陵雋賞初何預。嗚呼世無賞音兮竟大奇,古楠蒼蒼云雨垂。
陳五主。明代。郭之奇。 可憐巴馬蔽黃塵,夷兇剪亂遂為陳。已知同泰終危國,何事莊嚴又舍身。始興王子興勞苦,刺閨投石夜頻頻。妄希泰伯為三讓,錯認姬公乃世臣。青蒲未了安成泣,臨海旋驅嗣主輪。獨值齊衰能啟土,始逢周盛復逡巡。云龍門外空焚錦,玉樹庭中競樂春。三閣花容誰比艷,平湖草色忽開堙。天子寺奴應可獻,宮英文狎豈相顰。一朝王氣歸眢井,留得新聲感后人。
搗練子·初酒醒。兩漢。佚名。 初酒醒,乍衣單。褪著裙兒側著冠。門外小橋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殘。
紹興中與陳魯山王季夷從兄仲高以重九日同游。宋代。陸游。 重樓杰閣倚虛空,紅日蒼煙正郁蔥。鄉國歸來渾似鶴,交朋零落不成龍。人生真與夢何挍,我輩故應情所鍾。淚漬清詩卻回棹,不眠一夜聽鳴蛩。
和蔡君謨閣前紫柏。唐代。胡宿。 秀植登中禁,靈根記大方。纖枝乘十雨,勁節誓千霜。云干仍稠直,煙華稍郁蒼。綠陰疏未合,翠鬣儼相望。育質從新甫,標名壓豫章。三休依寶構,一溉引天潢。瑞露通晨浥,靈風繞夜翔。蠹蟫驚閣熏,啼狖憶巖光。地惠覃行葦,人情樂樹楊。保無禽鹿踐,知免斧斤傷。遠勢興毫末,孤標出眾芳。寒葭寧可倚,幽草固難藏。庭鶴宜留側,臺烏莫近傍。未經鸞隱葉,不使麝居香。松操同凌雪,葵心共向陽。故情存澗壑,生意屬池隍。晝景斜臨石,禪機俯映堂。頌傳商廟桷,材入漢家梁。此世隆三代,何時構九房。瑰姿天所產,工度未應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