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嶺金河獨向東,吳山楚澤意無窮。
送婆羅門。唐代。清江。 雪嶺金河獨向東,吳山楚澤意無窮。如今白首鄉心盡,萬里歸程在夢中。
婆羅門系梵語,意譯為凈行、凈裔。印度早期奴隸制時代四個種姓中最高級,自稱梵天后裔,世襲祭司貴族。此處以之稱印度僧人。在中國有法顯、道希、義凈、玄奘這樣的華夏高僧前往西域、印度取經,也有竺法蘭、佛圖澄、鳩摩羅什、真諦等西域、印度高僧前來漢地傳法。唐代佛教盛行,東西方宗教文化交流頻繁,故此在中國各地,深目卷發之“胡僧”并不鮮見,他們往往與華僧結為知交,互相學習,共同修持,清江與婆羅門僧,也是這種情況。這首對婆羅門僧的送別詩,言簡意賅,讓人回味無窮。
會稽(今浙江紹興)人。詩僧。幼出家,代宗大歷初至杭州華嚴寺,師華嚴宗僧人守真。歸越州開元寺后,又從曇一學《四分律》。大歷八年(773)至南陽從慧忠習禪觀。大歷、貞元間以能詩聞名于江南,與詩人皎然齊名,時稱會稽二清。與當時詩人交往頻繁。晚年住襄州辨覺寺,約卒于憲宗元和間?!端胃呱畟鳌肪硎逵袀?,另參《唐才子傳》卷三。其詩多送別贈答及行旅抒懷之作。《全唐詩》存詩1卷。 ...
清江。 會稽(今浙江紹興)人。詩僧。幼出家,代宗大歷初至杭州華嚴寺,師華嚴宗僧人守真。歸越州開元寺后,又從曇一學《四分律》。大歷八年(773)至南陽從慧忠習禪觀。大歷、貞元間以能詩聞名于江南,與詩人皎然齊名,時稱會稽二清。與當時詩人交往頻繁。晚年住襄州辨覺寺,約卒于憲宗元和間?!端胃呱畟鳌肪硎逵袀?,另參《唐才子傳》卷三。其詩多送別贈答及行旅抒懷之作?!度圃姟反嬖?卷。
自遣。明代。許繼。 臥疴人事違,流景自如昔。年年溪南村,霜葉千樹赤。既為升平民,所好胡不得。耕鑿給妻孥,相看至頭白。
會城苦雨四首 其三。清代。牛燾。 中秋騎月送行人,阻住行人懶問津。米價天河休更卜,御寒今已桂為薪。
贈項子全。明代。朱同。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轮疽鸦腋兒?,宗枝還念未分時。曾楊近古無神術,盧扁于今有國醫。尚擬好風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
鼓山八詠。。卓肇昌。 海門清泬寥,輕棹欲杭之。月映鰲頭落,流分燕尾支。回帆撾聽鼓,潛壑客探驪。宵靜波心迥,舟搖嶂勢馳。村光遙望渺,歸思度灣遲。唱罷金雞曉,伊人水一涯。
八寶妝。清代。姚燮。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須為儷燕逑鶯,鬧紅劫苦,玉天行復驂鳳。悔如許、窄衫小鬢,竟遲誤、珍珠恩寵。漫魂望、家山一慟。斷蕪千里斜陽送。嘆阿母將歸,誰攜麥飯清明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