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征鞍,橫戰槊,上襄州。便匹馬、蹴踏高秋。芙蓉未折,笛聲吹起塞云愁。男兒若欲樹功名,須向前頭。
風雛寒,龍骨朽,蛟渚暗,鹿門幽。閱人物、渺渺如漚。棋頭已動,也須高著局心籌。莫將一片廣長舌,博取封侯。
上西平·送陳舍人。宋代。吳泳。 跨征鞍,橫戰槊,上襄州。便匹馬、蹴踏高秋。芙蓉未折,笛聲吹起塞云愁。男兒若欲樹功名,須向前頭。風雛寒,龍骨朽,蛟渚暗,鹿門幽。閱人物、渺渺如漚。棋頭已動,也須高著局心籌。莫將一片廣長舌,博取封侯。
跨上戰馬,橫持著戰樂,赴襄州上任。正值秋天,馳騁戰場。荷花沒有衰敗,笛聲吹動邊界的愁緒。希望你奮發向上,努力樹立功名。
襄陽的著名人物鳳雛。臥龍早包作古,尸骨已朽;蛟渚、鹿門等遺跡也已色彩暗淡,不以當年了,歷史名人像水泡一樣地消逝了。樹立功名,就像在棋局中籌劃高著一樣。不要憑著一條長舌,去博取官爵厚祿。
題目中的陳舍人,不詳,可能是作者的朋友。舍人,官名。
橫戰槊(shuò):橫持長矛,指從軍或習武。
襄州:襄陽,襄陽區位于鄂西北,地處漢水中游屬南陽盆地邊緣,在今天的湖北。
鳳雛:三國時期龐統的號。“鳳雛”即龐統,漢未襄陽人,其叔德公稱之為“鳳雛”,善知人的司馬徽稱他為“南州士之冠冕”。“龍”指諸葛亮,曾在襄陽居住,司馬徽稱之為“臥龍”。“蛟渚”,晉鄧遐斬蛟的地方。《晉書。鄧遐傳》載:襄陽城北沔水中有蛟,常為人害,鄧遐拔劍入水截蛟數段。“鹿門”,在今襄樊市東南,唐代詩人孟浩然曾隱居在此。
龍骨:指的是臥龍,即諸葛亮。
鹿門:鹿門山之省稱。在湖北省襄陽縣后漢龐德公攜妻子登鹿門山,采藥不返。后因此用指隱士所居之地。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隱居于此。
參考資料:
1、伍心銘編譯.宋詞三百首鑒賞:時事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477頁
此詞作于宋寧宗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當時宋金之間戰事不斷,川陜和弗襄一帶局勢尤為緊張,禍患頻仍。此時陳賅繼趙方為京湖安撫使,即將赴襄陽任所,于是詞人賦此闋相贈,對友人進行慰勉和鼓勵。
參考資料:
1、《宋詞鑒賞大全集》編委會編著.宋詞鑒賞大全集: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0:第286頁
這是一首送友人赴任的詞。
片頭三句,直寫陳舍人赴襄陽上任。值得注意的是,把“跨征鞍,橫戰槊”放在開頭,醒目突出。用以形容陳舍人,不難看出這是一副“橫槊立馬”的出征形象。尤其兩句中各用“征”、“戰”分別形容“鞍”和“槊”,制造了十分強烈的戰斗氣氛。這是因為陳舍人所去的襄州,即今湖北襄樊市,宋時為襄陽府,在當時臨近宋、金邊界。陳舍人赴襄陽任,就帶有上前線出征的意味。這也是作者對友人的鼓勵和祝愿。因此,接下二句預祝對方在秋高氣爽、草長馬肥之時馳騁疆場,打擊敵人。看來陳舍人動身是在秋天,所以作者才這樣祝愿、鼓勵他。“蹴踏”,是踩踏的意思。這把陳舍人馳騁疆場的英姿描會得十分鮮明、突出。“芙蓉”二句,進一步說明陳舍人赴襄州上任,及作者鼓他的原因,就是敵人騷擾,邊塞吃緊。據《宋史紀事本末》載:宋寧宗嘉定十年夏四月,金人分道入寇。五月,侵擾襄陽、棗陽。這里用“芙蓉未折”點明時間。夏日五、六月間,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故說“未折”。“笛聲”,指軍營中號角之類的聲音,借指發生戰爭。如同說“戰爭打響了”。“塞云”就是“戰云”,指戰爭的局勢。“塞云”是不會愁的,這里用擬人化的手法,表現戰局的緊張,敵人騷擾帶來的危急。結二句與開頭呼應,用直接語氣,鼓勵陳舍人:國家危難之際,正是男兒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好時機。
下片頭四個三字短句,敘寫襄陽歷史上的著名人物。這四句,一方面表明襄陽是大有作為的去處,出現過不少著名人物;一方面表明那已成為歷史陳跡。龐統、諸葛亮久已去世,尸骨已朽;蛟渚、鹿門等遺跡也已破敗衰頹,不似當年了。對四位歷史人物的寫法,前兩人直寫名字,后兩人以遺跡指代,筆法錯雜多變。“閱人物”二句,輕輕一結。“閱”,是數、計算,帶有歸結的意思。總之,歷史人物已成為過去,象水泡一樣地消逝了。言外之意:現在就要靠你大顯身手了。“棋頭”二句,遙接上片“芙蓉未折”二句,是說既是戰爭已開始,那就要有高明的招數,去對付敵人,使之不得亂動。“棋頭”,有雙重意思,一即“旗頭”,旗的頂端,隊前掌旗的人,借指軍隊;一指弈棋,也就是指戰事。“高著”,意為高明的招數。“棋高一著,縛手縛腳”,本指棋藝而言,后用以比喻技高一等,使對方不能施展本領。結句,語重心長,諄諄叮囑:不要學那些靠巧言利舌爬上高位的人。言外之意,諷刺那些鼓吹和議、茍且偷安者。“廣長舌”,巧言利舌,語出《詩.大雅.瞻卬》:“婦有長舌,維厲之階。”
吳泳(約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進士。累遷著作郎,兼直舍人院。應詔上書,頗切時要。累遷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上疏言謹政體、正道揆、厲臣節、綜軍務四事。后進寶章閣學士,知溫州,以言罷。泳著有鶴林集四十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
吳泳。 吳泳(約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進士。累遷著作郎,兼直舍人院。應詔上書,頗切時要。累遷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上疏言謹政體、正道揆、厲臣節、綜軍務四事。后進寶章閣學士,知溫州,以言罷。泳著有鶴林集四十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謁許由廟。唐代。錢起。 故向箕山訪許由,林泉物外自清幽。松上掛瓢枝幾變,石間洗耳水空流。綠苔唯見遮三徑,青史空傳謝九州。緬想古人增嘆惜,颯然云樹滿巖秋。
金縷曲 讀范曾吟草有作即以為贈。。寇夢碧。 大造耽游戲。甚風雷、陶鈞鼓鑄,孕成此氣。狂俠飛仙儒與佛,細看都無相似。讓面目、還他自己。奇絕抱沖吟一卷,試捫之、字字驚芒起。因想見,范當世。十年大祲精靈閉。幾曾經、鯨呿鰲擲,鳳饑麟死。縱使清流投濁淖,身溺道能相濟。喜重樹、文壇新幟。畫貌詩心書作骨,任揮毫、跳蕩人神鬼。箋墨外,浩無際。
送鈐轄館使王公二首 其二。宋代。張靖。 玉勒嘶風出錦城,山光野色助離情。行行莫倦神華遠,芳草連云伴去程。
解嘲 其一。宋代。李彭。 平生癡絕百無憂,黨友相嘲顧虎頭。癡黠胸中各相半,要之與我不同流。
贈傳燈 其二。宋代。林干。 臺教源流遠,高明紹梵音。扶桑紅日近,華頂白云深。清磬度山翠,黃花匝地金。三乘示方便,萬法總惟心。
江南春色渺無涯,借得芳枝似酒賒。點染已經元老手,品題還許大方家。
丹心獨對年年樹,玉貌空傳處處花。雪夜門深清夢遠,敢將桃李向人誇。
雪中賞紅梅奉次涯翁先生時邃翁攜酒共飲懷麓堂二首 其二。明代。邵寶。 江南春色渺無涯,借得芳枝似酒賒。點染已經元老手,品題還許大方家。丹心獨對年年樹,玉貌空傳處處花。雪夜門深清夢遠,敢將桃李向人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