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上歸舟,再見江南岸。江北江南幾度秋,夢里朱顏換。
人是嶺頭云,聚散天誰管。君似孤云何處歸,我似離群雁。
卜算子·席上送王彥猷。宋代。周紫芝。 江北上歸舟,再見江南岸。江北江南幾度秋,夢里朱顏換。人是嶺頭云,聚散天誰管。君似孤云何處歸,我似離群雁。
在江北送你乘船歸去,再若相見該是在對岸的江南,江南江北幾度秋風吹過,如夢的歲月會使我們都蒼老了容顏。
人就像是山頭的云彩,誰也難料是聚是散,你好似一片孤云要飄向何方,我仿佛是一只離了群的大雁。
卜算子:詞牌名,雙調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兩仄韻。
王彥猷:王之道,字彥猷,號相山居士。
江北、江南:指長江北岸、南岸地區。
朱顏換:衰老之謂。時王之道已六十七、八歲,周氏亦當半百以上。
紹興三十一年(1161),王之道由通判安豐軍升任提舉荊湖北路常平茶鹽公事,此詞是周紫芝作于王之道在安豐或離去赴楚道中,當時周紫芝正在江西興國軍任上,在送別友人王彥猷(王之道)的酒席上,詞人寫了這首詞。
參考資料:
1、嚴迪昌 選注編.唐宋友情詞選: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08月第1版:第44頁
2、王利民,武海軍主編.第八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15.09:第512頁
3、呂來好編著.古代送別詩詞三百首: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4.09:第225頁
上片直陳其事,直說別情。“江北上歸舟,再見江南岸”將江北與江南對舉,由別離聯根到聚會。二句所說,并非實寫,而將這次別離推而廣之,即將這次別離看作一般的聚散離合,而不僅僅是爾汝之間的別離。意即:聚久必散,散了還聚,送往迎來乃人生之常事。二句所說,似甚通達,并未將這次別離看得太重,而“江北江南幾度秋,夢里朱顏換”則流露出借別之情。謂:江北江南,幾度春秋,人們對于不斷的迎送似已司空見慣,但人的一生經不起幾次迎送。“朱顏”在夢里更換謂歲月不饒人,只能在不斷的迎送中老去。這里所謂“朱顏”更換,不是在鏡中,而是在夢里,含有“人生如夢”之意。這是上片,既說別情,又抒發感慨。
下片想象別后情景,抒說友情。上下片在形式上不換頭,但詞意卻有所變化。“人是嶺頭云,聚散天誰管”對上片所說聚散離合事發表議論。謂:人,就像是嶺頭云一般,忽聚忽散,乃自然現象。意即:不必為江北江南之別離感到難過。這是對于惜別情緒的自我解脫。但是,天不管云的聚散,人卻管自己的聚散。因此,“君似孤云何處歸,我似離群雁”緊接著上一個比喻,再用兩個比喻體現別情。上一個比喻謂“人是嶺頭云”,所說聚散,仍為一般現象。“君”與“我”,即由一般轉向個別。君似孤云,我似離群雁。這里所說的“君”與“我”是特定意義上的“人”,其聚散離合也就不同一般。二句所寫,形象地表現了離別之后“君”與“我”的孤單情景,這是很值得憐借的,因而進一步加深了此時此刻在“席上”所表現的惜別之情。這是下片,想自我解脫,又無法解脫。
上下兩片格式相同,但述事、蓄情曲折變化,將抒情主人公的內心世界體現得很充分,所抒友情十分真切動人。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
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過殿卿山房詠牡丹 其一。明代。李攀龍。 相國園亭種牡丹,枝枝風雨怨春寒。主人車馬城中慣,知傍誰家錦障看。
王爺廟次韻黃山谷登快閣。清代。陳忠平。 幾度登臨約未成,偶從雨隙得微晴。煙光色散諸般幻,水鏡天開一線明。香火終年車絡繹,沙丘亙古棘縱橫。我來不為前途卜,但與閒鷗有舊盟。
壽太師 其一。宋代。吳順之。 堯舜垂衣明日月,皋夔論道際風云。須知天地生成德,間世真儒輔圣君。
隴上遇雨。宋代。劉跂。 隴上怕雨竟遇雨,空山路窮避無所。昆陽之戰飛屋瓦,白登之圍矢交下。從者散去馬可憐,故人借我非我馬。上坡歷塊已攲側,下坡流滑攢四腳。既僨而起倏復顛,墮策失轡心茫然。從者好在無自苦,履穿衣敝吾償汝。我亦短褐不得完,掛樹一裂長尺五。此生辛勤身不辭,七歲嬌女三歲兒。泥涂模糊啼午饑,買餅一百汝勿啼。滹沱麥飯蕪蔞粥,咄汝豈得長食肉。仰天長嘆冠纓絕,下馬納屨踵亦決。張儀舌在雖自知,范叔衣寒一何切。人生貧賤烏足悲,行吟不顧妻罵隨。寄聲公等勿誚我,富貴莫忘牛衣時。
新平訪花腰傣族村落。。張力夫。 郁郁哀牢嶺,悠悠戛灑江。風清民抱樸,寨老樹傳邦。萬物存靈魄,千年佑土龐。花街生妙趣,卜少試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