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水縱橫回晚鞚。歸來轉覺情懷動。梅笛煙中聞幾弄。秋陰重,西山雪淡云凝凍。
美酒一杯誰與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魚旌旆擁。將何用,只堪妝點浮生夢。
漁家傲·臨水縱橫回晚鞚。宋代。蘇軾。 臨水縱橫回晚鞚。歸來轉覺情懷動。梅笛煙中聞幾弄。秋陰重,西山雪淡云凝凍。美酒一杯誰與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魚旌旆擁。將何用,只堪妝點浮生夢。
在臨近水的地方隨意地騎馬遲暮歸家,到家反而心情不平靜。在暮靄中聽到幾支笛奏的樂曲,秋天的天氣陰暗沉重,西山已見淡雪,濃云也已為之凝凍了。
誰與我共飲一杯美酒呢,席中用妓妾的歌舞下酒。腰帶佩系著金魚袋,出外時被儀仗旗幟簇擁。魚袋旌旆的榮華富貴義有什么用呢?只能作為如夢的人生中一個裝飾而已。
漁家傲:詞牌名,北宋流行,有用以作“十二月鼓子詞”者,也是曲牌名,南北曲均有。
縱橫:奔放,不受拘束。鞚(kòng):有嚼口的馬絡頭。
梅笛:吹奏《梅花落》笛曲。弄:樂曲,曲調;又樂曲一闋或演奏一遍稱一弄。幾弄,幾闋樂曲。
尊:泛稱一切酒器。舞雪:形容舞女的動作迅速,其衣袖飄動如雪片回旋。
腰跨金魚:腰間掛著魚袋佩飾。金魚,又稱“魚袋”,宋代以之表明官階身分,需翰林學士及中書堂后官,始可佩之。旌旆(jīng pèi):古代旗幟名, “旌”綴旄牛尾于竿頭,下有五彩析羽,用以指揮和開道。“旆”是旗末狀如燕尾的垂旒。這里“旌旆”泛指護衛旗幟。
浮生夢:謂世事虛浮無定,生命短暫,有如一場夢。
參考資料:
1、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編著,蘇軾詞新釋輯評 (下冊),中國書店,,第1157-1161頁
2、(宋)蘇軾著;石聲淮,唐玲玲箋注,東坡樂府編年箋注,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07,第423頁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十月詞人自汴京(今河南開封)赴定州太守任途中,詞人為了記錄當時自己感悟人生的情緒波動,于是作下這首詞。
參考資料:
1、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編著,蘇軾詞新釋輯評 (下冊),中國書店,,第1157-1161頁
上片起首,突現了詞人意志豪壯的英武氣勢。“臨水縱橫回晚鞋”,他騎著金鍍銀鞍轡馬,奔馳在水濱,豪縱奔放,無所拘束,一直到晚上才勒住馬韁駛向歸程:“歸來轉覺情懷動”,一旦回到居處,竟忽然情懷轉向波動。“梅笛煙中聞幾弄”,遠遠聽到《梅花落》的笛聲吹奏幾曲,頓時感到“秋陰重,西山雪淡云凝凍”,一種莫名的壓抑感霎時涌上心頭。此時此地的詞人,他聞笛聲而感到“秋陰重”,是很真切自然的。十月的北方,氣候轉冷,西山已見淡雪,濃云也已為之凝凍了。
下片著重描繪壯行送別的激動場面和個人的抑郁心態。“美酒一杯誰與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魚旌旆擁”,詞人獨自身著莊重的朝廷命服,與送行人飲酒話別,席中有佳麗妙女為之歌唱狂舞,自己腰挎金魚佩飾,有齊整的旌旗衛隊前呼后擁,情景顯得十分威嚴壯觀。然而,到結語,詞情卻突然轉向滑落:“將何用,只堪妝點浮生夢。”而與首句的“臨水縱橫回晚鞋”形成強烈反差。這些威嚴和排場又有什么用呢?在詞人看來,只能是妝點他的世間虛浮無定的夢境罷了。詞人當時沉重異常,心情十分沮喪,還有一生中坎坷挫折經歷的深刻教訓,時時籠罩著他的頭腦,心潮起伏,慨嘆人生,理所當然。
全詞悲壯蒼涼,詩魂飄渺,在情思的波動和落差中,強化了浮生若夢的理念;詞章表面轟轟烈烈、筆勢奇縱,卻成為表現詞人內心抑郁的鋪墊。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人物西江第一流,八年麾蓋滯東州。新恩寵亞三湘鎮,遠道爭迎五兩舟。
春宴喜聞京國語,云帆高望渚宮收。公馀為有江湖思,還采蘋花寄舊游。
丙寅春胡大聲自桐廬守參政湖藩過松話舊誦予送通守殷君詩因用韻賦以識別。明代。顧清。 人物西江第一流,八年麾蓋滯東州。新恩寵亞三湘鎮,遠道爭迎五兩舟。春宴喜聞京國語,云帆高望渚宮收。公馀為有江湖思,還采蘋花寄舊游。
永州書懷。宋代。徐照。 嗜茶疑是病,羸瘦見詩形。天斷征鴻過,汀多香草青。興高貧不覺,身遠事皆經。歸路當游岳,僧言極可聽。
閑事雜題 其三。明代。王彥泓。 掠鬢初齊側眼看,紅棉新拭鏡光寒。斜回雪頸些些見,貝齒畏痕恰惱歡。
涼。。弘歷。 春雨既優沾,望晴人盡同。朝來徂云凈,樹杪吹涼風。一慰復一慮,新麥正芃芃。過寒生理妨,踟躕意無悰。可知為農憂,循環無始終。
浣溪沙。兩漢。佚名。 酒拍胭脂顆顆新。丹砂然火棄精神。暑天秋杪錦生春。香味已驚櫻實淡,絳皮還笑荔枝皴。美人偏喜破朱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