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競桃李,甘心同艾蒿。
德人一題品,愈覺風味高。
題曾氏山園十一詠·菊隱。宋代。張栻。 不肯競桃李,甘心同艾蒿。德人一題品,愈覺風味高。
張栻。 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
自題墨竹圖。。金鑒才。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瀟湘風雨不勝悲。
題方方壺畫垂綸意 其一。明代。藍仁。 漁父空頭白,生涯一舸微。欲浮滄海去,又逐暮潮歸。
送徐隱父宰余干二首。宋代。黃庭堅。 天上麒麟來下瑞,江南橘柚間生賢。玉臺書在猶騷雅,孺子亭荒只草煙。半世功名初墨綬,同兄文字直青錢。割雞不合庖丁手,家傳風流更著鞭。
送梁伯暘歸括蒼三首。宋代。劉宰。 城關美少年,三五事游冶。明珰燭綺疏,寶香籠舞樹。一朝黃金盡,帷蓋羞狗馬。短檠有真樂,行矣遴取舍。
游仙詩十九首 其三。魏晉。郭璞。 翡翠戲蘭苕,容色更相鮮。綠蘿結高林,蒙籠蓋一山。中有冥寂士,靜嘯撫清弦。放情凌霄外,嚼蕊挹飛泉。赤松臨上游,駕鴻乘紫煙。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借問蜉蝣輩,寧知龜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