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金自中葉,已若子南周。
阿瞞制威福,九鼎若綴旒。
余子不復忌,多士例為仇。
嶄然見芒角,已坐錮與鉤。
誰知英雄彀,翻令作罝罘。
假手陷正平,謔玩戮楊修。
小慧尚必除,偉人那得留。
凜凜孔北海,胸次包九州。
倘令坐廟堂,大盜當寢謀。
專誅及斯人,遂負壑與舟。
當時同朝士,茍生盍包羞。
身死名亦滅,白骨委山丘。
先生雖千載,生氣尚橫秋。
當時眼中意,付與一醉休。
文人具文行,來作東諸侯。
尚友天下士,復于古人求。
作亭俯層城,持杯想風流。
壁間妙著述,騰光昏斗牛。
文存人亦亡,應從文舉游。
我生真碌碌,與世甘沉浮。
思為坐上客,揚觶和南謳。
無成老巖谷,哀哉空白頭。
孔北海堂。宋代。李廌。 卯金自中葉,已若子南周。阿瞞制威福,九鼎若綴旒。余子不復忌,多士例為仇。嶄然見芒角,已坐錮與鉤。誰知英雄彀,翻令作罝罘。假手陷正平,謔玩戮楊修。小慧尚必除,偉人那得留。凜凜孔北海,胸次包九州。倘令坐廟堂,大盜當寢謀。專誅及斯人,遂負壑與舟。當時同朝士,茍生盍包羞。身死名亦滅,白骨委山丘。先生雖千載,生氣尚橫秋。當時眼中意,付與一醉休。文人具文行,來作東諸侯。尚友天下士,復于古人求。作亭俯層城,持杯想風流。壁間妙著述,騰光昏斗牛。文存人亦亡,應從文舉游。我生真碌碌,與世甘沉浮。思為坐上客,揚觶和南謳。無成老巖谷,哀哉空白頭。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連日祁寒酷暑不定。。錢之江。 播晴弄雨帝能威,才了重裘又袷衣。莫怪小民無特操,申韓行事本無違。
題畫扇贈戴松門。清代。方洄。 十幅春帆天際飛,籬笆短短隔漁磯。山藏遠樹云藏屋,村犬無聲客到稀。
曹氏寒碧即事。宋代。葛紹體。 屋頭楊柳綠參差,小竹疎花此更宜。簾漾水紋閑晝日,早秋風物似春時。
會陳亨父。明代。顧璘。 西園虛閣對高林,閉戶焚香養道心。勝地幾年頻悵望,歸帆千里一開襟。云深獨鶴蕭蕭舞,海近寒龍細細吟。明月倚闌無限興,莫因人世嘆浮沉。
疊韻酬洗奕倩。明代。湛若水。 長嘯聲聞塞兩間,紛紛萬有到來閒。淹留廿載成何事,空載大江明月還。
四月朔旦過黃山哭刑部百求弟道中五首。宋代。陳著。 河流曲折二十里,過了黃山始直礴。今日卸船須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