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湛葛疆往過此,幕中佐曹畏簡書。
習池峴首自今古,故寺悲喜成空虛。
越王之孫府從事,惡人亦作俗吏呼。
日從云間二三子,醉吟嘯傲相攜扶。
王孫才高倦羈束,濕紙詎可包於菟。
興來鼓棹碧江去,把酒賦詩聊與娛。
野人相逄荷傾蓋,坐上作客慚食魚。
紅塵化衣對玉樹,白發茁須如霜蕪。
飽聞襄陽好風土,喜見山水相盤紆。
久憐消髀厭羇旅,便欲卜隱如林逋。
著書雖可自覆醬,志怪猶為鬼董狐。
茲游起我丘壑興,豈復自為形跡拘。
山中一廛可托足,裘葛略具便有余。
結茆耒耜老巖谷,豈學少室隨駕盧。
老妻汲澗芼葵蕨,丁男負芻仍掃除。
諸公富貴或肯顧,結駟野服來吾居。
趙令畤德麟作襄陽從事丁丑季冬出行南山三邑。宋代。李廌。 鄒湛葛疆往過此,幕中佐曹畏簡書。習池峴首自今古,故寺悲喜成空虛。越王之孫府從事,惡人亦作俗吏呼。日從云間二三子,醉吟嘯傲相攜扶。王孫才高倦羈束,濕紙詎可包於菟。興來鼓棹碧江去,把酒賦詩聊與娛。野人相逄荷傾蓋,坐上作客慚食魚。紅塵化衣對玉樹,白發茁須如霜蕪。飽聞襄陽好風土,喜見山水相盤紆。久憐消髀厭羇旅,便欲卜隱如林逋。著書雖可自覆醬,志怪猶為鬼董狐。茲游起我丘壑興,豈復自為形跡拘。山中一廛可托足,裘葛略具便有余。結茆耒耜老巖谷,豈學少室隨駕盧。老妻汲澗芼葵蕨,丁男負芻仍掃除。諸公富貴或肯顧,結駟野服來吾居。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謁許由廟。唐代。錢起。 故向箕山訪許由,林泉物外自清幽。松上掛瓢枝幾變,石間洗耳水空流。綠苔唯見遮三徑,青史空傳謝九州。緬想古人增嘆惜,颯然云樹滿巖秋。
寄景虛林先生。明代。韓上桂。 海岳先生白玉姿,金緗紫帙映青絲。當階時雨俄然足,入坐春風早自私。蹭蹬一經元世業,沉吟五字是吾師。年來載酒知多少,好似侯芭數問奇。
盜賊。宋代。劉敞。 村落枹鼓起,城樓刁斗頻。畏涂深虎豹,行路入荊榛。故老人人怨,烽煙處處新。桃源容客棹,屬意武陵春。
犍為王氏書樓。宋代。蘇軾。 樹林幽翠滿山谷,樓觀突兀起江濱。云是昔人藏書處,磊落萬卷今生塵。江邊日出紅霧散,綺窗畫閣青氛氳。山猿悲嘯谷泉響,野鳥?戛巖花春。借問主人今何在,被甲遠戍長苦辛。先登搏戰事斬級,區區何者為三墳。書生古亦有戰陣,葛巾羽扇揮三軍。古人不見悲世俗,回首蒼山空白云。
茄藤社觀番戲二絕句 其一。清代。范咸。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