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陵上陌,采采畹中蘭。結根在澗谷,清芬被人間。
維彼巖廊姿,貞堅世所難。君子每自器,圣賢豈其患。
所以懷璞者,抱月號空山。
擬古十九首 其三。宋代。朱晞顏。 青青陵上陌,采采畹中蘭。結根在澗谷,清芬被人間。維彼巖廊姿,貞堅世所難。君子每自器,圣賢豈其患。所以懷璞者,抱月號空山。
朱晞顏(1132~1200年),字子淵、子囝,休寧(今屬安徽)人,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曾知靖州永平縣,政績頗好,當地為他立了生祠。隆興元年調當陽尉。歷知永平、廣濟縣,通判閬州,知興國軍、吉州,廣南西路、京西路轉運判官。光宗紹熙四年,除知靜江府。寧宗慶元二年除太府少卿,總領淮東軍馬錢糧。四年,遷權工部侍郎,俄兼實錄院同修撰。五年,兼知臨安府。六年卒,年六十六。著作已佚,僅《兩宋名賢小集》卷二一七存《桂巖吟藁》一卷。事見《新安文獻志》卷八二宋談鑰《朱公行狀》。 ...
朱晞顏。 朱晞顏(1132~1200年),字子淵、子囝,休寧(今屬安徽)人,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曾知靖州永平縣,政績頗好,當地為他立了生祠。隆興元年調當陽尉。歷知永平、廣濟縣,通判閬州,知興國軍、吉州,廣南西路、京西路轉運判官。光宗紹熙四年,除知靜江府。寧宗慶元二年除太府少卿,總領淮東軍馬錢糧。四年,遷權工部侍郎,俄兼實錄院同修撰。五年,兼知臨安府。六年卒,年六十六。著作已佚,僅《兩宋名賢小集》卷二一七存《桂巖吟藁》一卷。事見《新安文獻志》卷八二宋談鑰《朱公行狀》。
送夏八赴南陵。宋代。沈遼。 老夫久客三湘水,歸來喜食江南鱭。白云猶識舊山川,青眼多慚老兄弟。當時親友半不在,中表相存如夢寐。公酉冢上春草生,白眉始與君相際。高堂老人八十一,不間衰微論末契。招我卜宅居其旁,自顧麋鹿何由系。春風引我齊山行,穿云踏石構巢橧。相見常無一樽酒,山中枯淡令人憎。涼風未至正苦熱,君忽佩印臨南陵。南陵相去五舍近,馬蹄車轍常相仍。安輿綵衣得榮養,況有大舸如飛鵬。步上南山一延首,江風浩浩云騰騰。
頌古二十八首 其三。宋代。釋道川。 蝴蜂休戀舊時窼,五百郎君不奈何。欲火逼來無走路,癡心要上白牛車。門前羊鹿權為喻,室內啀喍總是訛。蓬?臭煙相惱處,出身不用動干戈。
秋村十二詠 其十二 筑圃。清代。成鷲。 瓜熟已除架,莧乾無復蔬。何當灌園罷,又是筑場初。晴日遲收稻,中田早結廬。自來勤動慣,不敢廢耕鋤。
虜廷感賦。唐代。趙延壽。 黃沙風卷半空拋,云重陰山雪滿郊。探水人回移帳就,射雕箭落著弓抄。鳥逢霜果饑還啄,馬渡冰河渴自跑。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