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枕煩囂,積雨斷行客。奔流疾征駛,浮鹢散沙磧。
我虞課計虛,愁坐意轉劇。憑誰排云手,為拯陽烏厄。
茲晨天破慳,初日下林隙。波搖金破碎,花委錦堆積。
豈無行樂心,苔徑妨醉策。小人居近市,朝夕謀有益。
擁彗過高軒,門巷多轍跡。殷勤接杯酒,談諧慰離索。
側聞塤篪音,遠勝瓦釜百。共稱會面難,此日良可惜。
乃知朋游歡,講解資麗澤。北里足笙竽,門闌溢春色。
列屋貯嬌妍,黛綠仍粉白。平生浮華姿,許史久通籍。
丈夫各有志,重寶匪金璧。嗟余晚聞道,無行可干澤。
朱墨手自操,豚魚爭寸尺。終當老清潁,投竿坐磯石。
題春晴會飲分得石字韻。宋代。朱晞顏。 江亭枕煩囂,積雨斷行客。奔流疾征駛,浮鹢散沙磧。我虞課計虛,愁坐意轉劇。憑誰排云手,為拯陽烏厄。茲晨天破慳,初日下林隙。波搖金破碎,花委錦堆積。豈無行樂心,苔徑妨醉策。小人居近市,朝夕謀有益。擁彗過高軒,門巷多轍跡。殷勤接杯酒,談諧慰離索。側聞塤篪音,遠勝瓦釜百。共稱會面難,此日良可惜。乃知朋游歡,講解資麗澤。北里足笙竽,門闌溢春色。列屋貯嬌妍,黛綠仍粉白。平生浮華姿,許史久通籍。丈夫各有志,重寶匪金璧。嗟余晚聞道,無行可干澤。朱墨手自操,豚魚爭寸尺。終當老清潁,投竿坐磯石。
朱晞顏(1132~1200年),字子淵、子囝,休寧(今屬安徽)人,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曾知靖州永平縣,政績頗好,當地為他立了生祠。隆興元年調當陽尉。歷知永平、廣濟縣,通判閬州,知興國軍、吉州,廣南西路、京西路轉運判官。光宗紹熙四年,除知靜江府。寧宗慶元二年除太府少卿,總領淮東軍馬錢糧。四年,遷權工部侍郎,俄兼實錄院同修撰。五年,兼知臨安府。六年卒,年六十六。著作已佚,僅《兩宋名賢小集》卷二一七存《桂巖吟藁》一卷。事見《新安文獻志》卷八二宋談鑰《朱公行狀》。 ...
朱晞顏。 朱晞顏(1132~1200年),字子淵、子囝,休寧(今屬安徽)人,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曾知靖州永平縣,政績頗好,當地為他立了生祠。隆興元年調當陽尉。歷知永平、廣濟縣,通判閬州,知興國軍、吉州,廣南西路、京西路轉運判官。光宗紹熙四年,除知靜江府。寧宗慶元二年除太府少卿,總領淮東軍馬錢糧。四年,遷權工部侍郎,俄兼實錄院同修撰。五年,兼知臨安府。六年卒,年六十六。著作已佚,僅《兩宋名賢小集》卷二一七存《桂巖吟藁》一卷。事見《新安文獻志》卷八二宋談鑰《朱公行狀》。
八音歌二首答黃魯直 其一。宋代。晁補之。 金蘭況同心,莫樂心相知。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絲看煮繭吐,士聽憤悱語。竹馬非妙齡,美人恐遲暮。匏系魯東家,今君尚天涯。土膏待陽癉,氣至如咄嗟。革薄不可廓,士迫下流惡。木無松柏心,蝎處螻蟻托。
連理枝。。汪東。 憶過尋芳地。朱閣重門閉。淡拂修蛾,輕勻笑靨,妝成斜倚。愛小簾、銀蒜鎮雙垂。織湘波細細。忍道歡娛易。暝色連云際。水驛山程,迢遙去國,永分連理。到此時、空對石榴花,想羅巾暗記。
宿隱微山房。元代。華幼武。 二月蘭舟泊上宮,春云不雨玉壇空。苔生白石斑斑綠,魚養丹池個個紅。對酒燭分花底夜,出簾香散竹間風。高寒未覺仙臺遠,只比相逢似夢中。
雜興十首 其一。宋代。方一夔。 前程在處暗危機,脫跡紅塵入翠微。清水一竿張釣具,白云四壁掛樵衣。馬惟畫骨空嗟瘦,龍不點睛那解飛。差有陳編相伴住,時將詩句洗前非。
花園即事呈常。唐代。趙嘏。 煙煖池塘柳覆臺,百花園里看花來。燒衣焰席三千樹,破鼻醒愁一萬杯。不肯為歌隨拍落,卻因令舞帶香回。山公仰爾延賓客,好傍春風次第開。
秋村十二詠 其十二 筑圃。清代。成鷲。 瓜熟已除架,莧乾無復蔬。何當灌園罷,又是筑場初。晴日遲收稻,中田早結廬。自來勤動慣,不敢廢耕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