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一石十日水,王宰能事稱子美。何因寫此長江圖,萬里風煙來眼底。
閉門讀書期致身,天下國家幾何理。人生積力久乃知,豈但區區事華麗。
九江絕險禹所經,中涵萬古英靈氣。豐功偉績想馀風,霸略雄圖見遺趾。
逐臣去國遠于天,遷客投荒半為鬼。賢愚雖異跡未陳,歷歷江山舊游憩。
展圖一過深起予,嘆息畫師良有意。從險入易蜀道難,積微至著牛溪始。
毫端妙刮造化窟,咫尺丹青得玄髓。百年等付桶底間,瀛海蓬山曾可葦。
我詩遲拙不堪傳,較似諸君發蒙耳。
題金總管所藏王宰臨本長江萬里圖。宋代。朱晞顏。 五日一石十日水,王宰能事稱子美。何因寫此長江圖,萬里風煙來眼底。閉門讀書期致身,天下國家幾何理。人生積力久乃知,豈但區區事華麗。九江絕險禹所經,中涵萬古英靈氣。豐功偉績想馀風,霸略雄圖見遺趾。逐臣去國遠于天,遷客投荒半為鬼。賢愚雖異跡未陳,歷歷江山舊游憩。展圖一過深起予,嘆息畫師良有意。從險入易蜀道難,積微至著牛溪始。毫端妙刮造化窟,咫尺丹青得玄髓。百年等付桶底間,瀛海蓬山曾可葦。我詩遲拙不堪傳,較似諸君發蒙耳。
朱晞顏(1132~1200年),字子淵、子囝,休寧(今屬安徽)人,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曾知靖州永平縣,政績頗好,當地為他立了生祠。隆興元年調當陽尉。歷知永平、廣濟縣,通判閬州,知興國軍、吉州,廣南西路、京西路轉運判官。光宗紹熙四年,除知靜江府。寧宗慶元二年除太府少卿,總領淮東軍馬錢糧。四年,遷權工部侍郎,俄兼實錄院同修撰。五年,兼知臨安府。六年卒,年六十六。著作已佚,僅《兩宋名賢小集》卷二一七存《桂巖吟藁》一卷。事見《新安文獻志》卷八二宋談鑰《朱公行狀》。 ...
朱晞顏。 朱晞顏(1132~1200年),字子淵、子囝,休寧(今屬安徽)人,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曾知靖州永平縣,政績頗好,當地為他立了生祠。隆興元年調當陽尉。歷知永平、廣濟縣,通判閬州,知興國軍、吉州,廣南西路、京西路轉運判官。光宗紹熙四年,除知靜江府。寧宗慶元二年除太府少卿,總領淮東軍馬錢糧。四年,遷權工部侍郎,俄兼實錄院同修撰。五年,兼知臨安府。六年卒,年六十六。著作已佚,僅《兩宋名賢小集》卷二一七存《桂巖吟藁》一卷。事見《新安文獻志》卷八二宋談鑰《朱公行狀》。
社后已未始雨酒邊書。元代。方回。 今年五月梅,晝夜雨不止。及茲七八月,一旱乃如此。古言了無驗,社公飲舊水。豈其世俗移,難復論常理。里門分內竟,誰記戊與己。詰朝始霡霂,漸作霈然喜。破靴行荒園,沙泥濡足指。蕉扇戴頭歸,聲類釣蓬底。有田谷不登,無田吾何恥。荷鋤蒔蔬者,告謂土潤咫。芙蓉一二開,紅蓼亂紛委。木落樓閣出,風物甚清美。偶茲樽酒具,小醉亦可爾。土木愚頑姿,頹然隱吟幾。天地萬古悠,微躲一稊蟻。區區曷足云,后當知此士。
返照。明代。林光。 返照千林酒一卮,晚山剛對弄雛時。眼中觸處成真樂,身外浮名總不知。元亮貧來還乞食,堯夫老去只游嬉。行云流水無窮意,老樹精應不作疑。
出資陽赴武岡道中二首 其二。明代。尹臺。 屢回山谷阻,時復得幽村。路轉松杉密,疃開芋秣繁。人煙通絕嶺,草樹豁高原。莫問桃花水,前溪亦武源。
牧師亂后還山奉寄 其二。。陶式玉。 地老天荒行路難,塵羈初解怯憑闌。故人嗚咽探詩卷,弱女嚶咿傍晬盤。姓氏與誰投白社,湖山從此著黃冠。蟲沙觸磕公休論,且為斯文勉一餐。
歸湖南作。唐代。靈澈。 山邊水邊待月明,暫向人間借路行。如今還向山邊去,只有湖水無行路。
又次韻答之十首 其九。。釋德洪。 我亦從來徹骨貧,誰知遍界不藏身。住山鈯斧勞收取,不是青源眾獸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