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郭屏仆從,取徑問樵牧。
短松新被岡,青嶂遠遮屋。
雞犬無四鄰,日月自兩轂。
阿師厭機緣,脫跡謝塵俗。
是心大圓明,一室了具足。
汲泉烹細芽,支鐺炊脫粟。
默坐契從三,諸方付藏六。
我來同友生,得飽徑眠熟。
稍為微風醒,已歡畏景促。
買山知幾時,所惜負松菊。
過曹氏墳庵在灊皖間蜀僧修靜自天柱退居于此。宋代。宋庠。 山郭屏仆從,取徑問樵牧。短松新被岡,青嶂遠遮屋。雞犬無四鄰,日月自兩轂。阿師厭機緣,脫跡謝塵俗。是心大圓明,一室了具足。汲泉烹細芽,支鐺炊脫粟。默坐契從三,諸方付藏六。我來同友生,得飽徑眠熟。稍為微風醒,已歡畏景促。買山知幾時,所惜負松菊。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學家,工部尚書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陸,后遷居開封府雍丘縣雙塔鄉。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鄭國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贈太尉兼侍中,謚號“元獻”(一作元憲),英宗親題其碑首為“忠規德范之碑”。宋庠與弟宋祁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多秾麗之作,著有《宋元憲集》、《國語補音》等。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學家,工部尚書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陸,后遷居開封府雍丘縣雙塔鄉。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鄭國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贈太尉兼侍中,謚號“元獻”(一作元憲),英宗親題其碑首為“忠規德范之碑”。宋庠與弟宋祁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多秾麗之作,著有《宋元憲集》、《國語補音》等。
示元度。宋代。王安石。 今年鐘山南,隨分作園囿。鑿池搆吾廬,碧水寒可漱。溝西雇丁壯,擔土為培塿。扶疏三百株,蒔梀最高茂。不求鹓雛實,但取易成就。中空一丈地,斬木令結搆。五楸東都來,斸以繞檐溜。老來厭世語,深臥塞門竇。贖魚與之游,喂鳥見如舊。獨當邀之子,商略終宇宙。更待春日長,黃鸝弄清晝。
山中答邑令二首。明代。羅萬杰。 竹馬迎來冬日溫,條風遠拂隴頭村。首陽亦屬周疆里,敢道食薇不是恩。
華胥引。近現代。陳匪石。 流年波逝,空谷音希,暗塵簾幕。敗葉敲窗,驚飆撼枕催夢覺。獨擁瑤瑟高堂,對滿床弦索。斜月多情,替人留影闌角。雙燕無歸,信梁間、定巢非昨。小爐殘暈,依然云輕霧薄。轉眼蓬山迢遞,問素書誰托。癡語宮溝,斷紅猶戀芳約。
十六夜月。明代。李孫宸。 月好能留一夜清,還憑江海暢高情。輪虧天上何曾見,照向人間未減明。霜露氣兼笳管發,關山影落雁鴻驚。欲知羈客愁多少,一夜孤舟白發生。
春雨晚霽。元代。葉颙。 東風吹雨作絲輕,駕勒余寒放晚晴。滿地濕云收未盡,一簾花影不分明。
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韻。宋代。陳普。 逾浹秋旸已望云,芭蕉一夜慰愁人。陰陽各有時中處,不可相無似兩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