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陣談鋒醉幕天,遙知三俊共周旋。
據(jù)鞍舊將曾銷髀,不得行間左執(zhí)鞭。
時余不得預(yù)會戲成二韻。宋代。宋庠。 筆陣談鋒醉幕天,遙知三俊共周旋。據(jù)鞍舊將曾銷髀,不得行間左執(zhí)鞭。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學(xué)家,工部尚書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陸,后遷居開封府雍丘縣雙塔鄉(xiāng)。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鄭國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贈太尉兼侍中,謚號“元獻(xiàn)”(一作元憲),英宗親題其碑首為“忠規(guī)德范之碑”。宋庠與弟宋祁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多秾麗之作,著有《宋元憲集》、《國語補(bǔ)音》等。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學(xué)家,工部尚書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陸,后遷居開封府雍丘縣雙塔鄉(xiāng)。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狀元及第,成為“連中三元”(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鄭國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贈太尉兼侍中,謚號“元獻(xiàn)”(一作元憲),英宗親題其碑首為“忠規(guī)德范之碑”。宋庠與弟宋祁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多秾麗之作,著有《宋元憲集》、《國語補(bǔ)音》等。
文舉司理以鸂鶒一雙見遺作詩為謝。宋代。喻良能。 五采斕斑好毛羽,金沙石礫映毰毸。我無御史西臺望,安用一雙鸂鶒來。
依韻和太祝同諸君游園湖見寄。宋代。梅堯臣。 陽春何處來,客自商丘至。一唱新辭工,始見故人意。園林誰與游,卉木欣已媚。花上有微陰,水邊無近思。遙憐數(shù)觴豆,何必親歌吹。牧馬憶當(dāng)時,招延遺舊地。不遺浮沼雁,但見銜魚翠。日予謬詞律,答句嗟蕪累。安能接賢彥,樂事聯(lián)輕騎。獨(dú)不負(fù)春風(fēng),塵纓此懷愧。
孺子墓夏謁。明代。李夢陽。 懷賢意實(shí)勤,展謁良巳屢。豐茸蔓草盛,間關(guān)夏禽哺。野蘞延竹戶,丹華綴高樹。徘徊想故榻,留連果誰遇。
送頌臣之臺灣 其六。清代。丘逢甲。 親友如相問,吾廬榜念臺。全輸非定局,已溺有燃灰。棄地原非策,呼天儻見哀。十年如未死,捲土定重來。
宦海浮蹤聚萍葉,與君同踏并門雪。未經(jīng)識面心先傾,吏事詩才信雙絕。
忽聞剝啄喜過訪,出晤那妨屐齒折。袖中示我詩一編,墨藻飛騰詎磨滅。
寒夜喜鄧獻(xiàn)臣明府見過用東坡聚星堂雪詩韻。清代。周天麟。 宦海浮蹤聚萍葉,與君同踏并門雪。未經(jīng)識面心先傾,吏事詩才信雙絕。忽聞剝啄喜過訪,出晤那妨屐齒折。袖中示我詩一編,墨藻飛騰詎磨滅。韓蘇大筆極奇矯,硬句盤空臂鷹掣。我詩骯臟百不工,十載愁吟鬢絲纈。圍爐促膝談夜深,萬瓦霜華感騷屑。卷中風(fēng)木吞聲多,夢里梨云過眼瞥。平生甘苦應(yīng)自知,除卻高歌更何說。送君明日上長安,安有詩腸轉(zhuǎn)輪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