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須銀燭紅妝,菜花總是曾留處。流觴事遠,繞梁歌斷,題紅人去。
繞蝶東墻,啼鶯修竹,疏蟬高樹。嘆一春風雨,歸來抱膝,懷往昔、自凄楚。
遙望東門柳下,夢參差、欲歸幽路。斷紅芳草,連空積水,憑高墜霧。
水洗銅駝,天清華表,升平重遇。但相如老去,江淹才盡,有何人賦。
水龍吟 其一 寓興和巽吾韻。宋代。劉辰翁。 何須銀燭紅妝,菜花總是曾留處。流觴事遠,繞梁歌斷,題紅人去。繞蝶東墻,啼鶯修竹,疏蟬高樹。嘆一春風雨,歸來抱膝,懷往昔、自凄楚。遙望東門柳下,夢參差、欲歸幽路。斷紅芳草,連空積水,憑高墜霧。水洗銅駝,天清華表,升平重遇。但相如老去,江淹才盡,有何人賦。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xiāng)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
劉辰翁。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xiāng)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送蒙齋兄長游天臺二首。宋代。戴復古。 山林勝處說天臺,仙佛多從此地棲。司馬八篇通道妙,豐干一語指人迷。時逢好酒從容飲,莫把新詩取次題。白日看云思我否,惠連無分共攀躋。
臺灣竹枝詞 其三。清代。謝金鑾。 水仙宮外近黃昏,迤北斜看第幾鯤。潮信來特沙鹵白,亂星漁火簇城門。
錦江綠。長想秦城在目。瞿塘上、春水艤船,十二遙峰翠如簇。
羈懷未易觸。斜日平原散牧。潘郎愛,年少宦游,遮莫吳霜鬢邊撲。
蘭陵王 其二 王彥強以暮春有懷吳中故居之作見示,此公蜀故家,因以蜀語次韻答之。元代。邵亨貞。 錦江綠。長想秦城在目。瞿塘上、春水艤船,十二遙峰翠如簇。羈懷未易觸。斜日平原散牧。潘郎愛,年少宦游,遮莫吳霜鬢邊撲。名家舊韋曲。記雨臥叢花,春覆慈竹。東來重問烏衣屋。愁濯錦人遠,剪燈窗靜,歸心偏是夢里速。更題柱曾卜。凄獨。帶移束。正驛路騮嘶,煙浦帆宿。遨頭風度猶能續(xù)。盡客館歌舞,故人醽醁。薛濤箋上,寫恨處,字可掬。
年老逢春十三首 其七。宋代。邵雍。 年老逢春春莫厭,春工慎勿致猜嫌。紅芳若得眼前過,白發(fā)任從頭上添。雨后艷花零淚顆,風馀新月露眉尖。輕醇酒面斟來凸,舉盞長憂不易拈。
戊辰元日。明代。李開先。 六十余齡兩戊辰,今辰猶是未衰人。青藜杖棄長行健,綠柳條新遠望真。早起書云聊卜歲,不須曝日已知春。林居朝闕同鄉(xiāng)老,尚憶當年拜紫宸。
觀小兒甕戲。宋代。李流謙。 五歲小兒初學涉,絕藝亦知天所賦。想見九牛可倒曳,已堪赤手擒猛虎。向來甕戲真?zhèn)ビ^,儻非目擊嗤浪語。器小猶須百斤重,兵以壯夫端恐仆。笑談牛取兩足上,電轉風旋疾如許。便令百試百不失,父兄從傍亦矜詡。市人駭嘆俱失聲,我自平生未曾睹。武陽盛氣蓋全燕,寄區(qū)狡謀踣二虜。論年固已一倍長,此兒誰肯噲等伍。虎變鷹揚看異時,經營一飽常細事。世人稟賦有特異,常理未可求其故。相秦童子才毀齒,說項郎君方斷乳。拜歸懷中笑橘墮,群戲道傍知李苦。登門已解敘通家,對客頗能嗔字父。劾鼠獄詞老吏服,汗簡清規(guī)乃翁沮。卓識有此更驚人,彼以力稱吾未與。行行三十成何事,但耗太倉如雀鼠。憮然自筆仍自憐,強說功名在遲暮。人言速成當不久,如我定應千萬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