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蕭肅甚,蘆荻舞清風。白浪翻千里,黃山勢不窮。
彤云添壯觀,巖石更奇雄。談笑赴文宴,座中有醉翁。
韻和《長江閑眺》。近現代。葉云峰。 秋江蕭肅甚,蘆荻舞清風。白浪翻千里,黃山勢不窮。彤云添壯觀,巖石更奇雄。談笑赴文宴,座中有醉翁。
生于清末辛亥年,江陰華墅人,大學文化,曾在龍砂澄江等中學任教。著有《退思齋詩稿》。 ...
葉云峰。 生于清末辛亥年,江陰華墅人,大學文化,曾在龍砂澄江等中學任教。著有《退思齋詩稿》。
黃河南岸見梨花二首 其二。明代。陸深。 粉痕香暈雨初乾,惆悵芳心怯曉寒。憶向小樓吹鐵笛,湘簾十二捲朱闌。
十月二十二日晚。宋代。張耒。 黯黯東牖闇,寂寂吾廬閒。粗糲飽婦子,苜蓿無馀盤。雁急天欲雨,雞棲日已寒。老人袖手坐,一杯聊自寬。
賦西漢。唐代。魏徵。 受降臨軹道,爭長趣鴻門。驅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夜宴經柏谷,朝游出杜原。終藉叔孫禮,方知皇帝尊。
次韻題計宗道覲親卷。明代。謝廷柱。 巖松挺挺立秋霜,海蚌輝輝放夜光。柳種五株歸栗里,桃開千樹頌潘郎。鸞章褒及循良政,晝錦裁成戲舞裳。莫道云山容耋老,非熊應待夢周皇。
偕容瞻公同年北上漫興。明代。陳慧嶪。 雀舫翩翩發大江,江干瑞靄曉行幢。文章似錦裳堪補,意氣如虹鼎并扛。萬里浪頭鰲駕六,五云天際鳳飛雙。與君共挾芙蓉鍔,一掃群英力盡降。
謁仇山村墓迢和張仲舉詩韻。元代。凌云翰。 敬吊先生落照中,紙煙銷盡酒樽空。牛羊上壟無人管,豈為當時面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