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牧民如赤子,今人臨民用笞箠。
孰知官府本無事,獨恨庸人擾之耳。
臨邛有客腰銅章,三年為吏先慈祥。
老農共說長官好,桑柘陰中民小康。
公庭閒暇雁鶩散,燕坐胡床清晝長。
撥煩何自文書省,治道由來貴清靜。
不須柱下五千言,洙泗六經無猛政。
題清江常宰道院。宋代。王炎。 古人牧民如赤子,今人臨民用笞箠。孰知官府本無事,獨恨庸人擾之耳。臨邛有客腰銅章,三年為吏先慈祥。老農共說長官好,桑柘陰中民小康。公庭閒暇雁鶩散,燕坐胡床清晝長。撥煩何自文書省,治道由來貴清靜。不須柱下五千言,洙泗六經無猛政。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
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志峽船具詩。梢。宋代。王周。 制之居首尾,俾之辨斜正。首動尾聿隨,斜取正為定。有如提吏筆,有如執時柄。有如秉師律,有如宣命令。守彼方與直,得其剛且勁。既能濟險難,何畏涉遼夐。招招俾作主,泛泛實司命。風烏愧斟酌,畫鹢空輝映。古人存豐規,猗歟聊引證。
游凈慈寺次錢學士韻。。韓雍。 勝境分明是洞天,偷閑試問上乘禪。老僧出定驚相迓,見我來游喜欲顛。翠竹萬竿圍客座,白鷗數點傍漁船。品題賴有文章伯,留得明珠顆顆圓。
曉起用麟孫韻。元代。劉詵。 七月今年涼氣高,墻東古木夜蕭騷。孤城殘月角初動,野屋秋風雞亂號。萬事惟馀雙短鬢,百齡須用幾綈袍。故人莫薦揚雄賦,衰老難勝執戟勞。
次韻張秘丞勸駕。宋代。劉克莊。 一紙黃書舉茂才,使君后挽復前推。似聞太史占奎宿,先敕天官起蟄雷。唐世科場先進士,漢家郊廟要掄魁。白頭鄉老殷勤處,西望旗鈴送喜來。
春郊書事。。區越。 暮叩禪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年事又隨忙里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
和劉同人燕中即事詩六首 其一 賣衣。明代。凌義渠。 豈有裘和葛,冬春共一囊。新裁揀入市,敗枲任堆床。已自甘由缊,誰堪裛蹠香。我私忍便棄,慈母澤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