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勞奔走,當歸計未成。向烏頭雪白,雖遠志澄清。
白屋游偏早,青云夢數驚。預知皆系命,無患可傷生。
泉水懷鄉國,靈仙得古城。萎蕤差病力,安息愧民情。
蘭草園池靜,槐花道路平。野翁宜散誕,故紙任縱橫。
問話思黃葉,論文憶長卿。馀糧添甕盎,亂發散簪纓。
紫茜江山秀,婆娑桂柏榮。楓香馀雨氣,桐葉變秋聲。
險語嘗鉤吻,昏瞳屢決明。鸕鶿閒自酌,琥珀向誰傾。
莨宕官資淺,螵蟏活計輕。每將蘇子校,多謝使君名。
滿把黃金屑,知音白玉英。青箱空聚古,敗將敢論兵。
苦練詩方就,旁通筆未精。前賢如及已,海藻愿題評。
效皮陸體藥名詩寄李獻甫。宋代。馮山。 半夏勞奔走,當歸計未成。向烏頭雪白,雖遠志澄清。白屋游偏早,青云夢數驚。預知皆系命,無患可傷生。泉水懷鄉國,靈仙得古城。萎蕤差病力,安息愧民情。蘭草園池靜,槐花道路平。野翁宜散誕,故紙任縱橫。問話思黃葉,論文憶長卿。馀糧添甕盎,亂發散簪纓。紫茜江山秀,婆娑桂柏榮。楓香馀雨氣,桐葉變秋聲。險語嘗鉤吻,昏瞳屢決明。鸕鶿閒自酌,琥珀向誰傾。莨宕官資淺,螵蟏活計輕。每將蘇子校,多謝使君名。滿把黃金屑,知音白玉英。青箱空聚古,敗將敢論兵。苦練詩方就,旁通筆未精。前賢如及已,海藻愿題評。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獻能。時稱鴻碩先生。嘉祐二年進士。熙寧末,為秘書丞、通判梓州。鄧綰薦為臺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薦于朝,官終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馮安岳集》。 ...
馮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獻能。時稱鴻碩先生。嘉祐二年進士。熙寧末,為秘書丞、通判梓州。鄧綰薦為臺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薦于朝,官終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馮安岳集》。
賦得我愛夏日長 其二。明代。李孫宸。 惜陰翻古帙,席蔭坐林泉。解識閒中晷,依稀亦小年。
紹興中與陳魯山王季夷從兄仲高以重九日同游。宋代。陸游。 重樓杰閣倚虛空,紅日蒼煙正郁蔥。鄉國歸來渾似鶴,交朋零落不成龍。人生真與夢何挍,我輩故應情所鍾。淚漬清詩卻回棹,不眠一夜聽鳴蛩。
發虹縣。宋代??灼街佟?驅馬汴河西,從此游帝鄉。瞻言驛堠短,喜及春日長。碧瓦映茅茨,人煙密相望。芻茭足供馬,亦有酒可嘗。旁觀波瀾起,萬柁攢舟航。一跌性命已,豈惟肌骨傷。不如榆柳堤,中路穩騰驤。去家漸及旬,猶走淮楚疆。卻視故山隱,忽在天一方。東軒復難到,蘭芷媚幽香。馳光不可留,游女已采桑。
嬴惠庵十景詩為鄧元宇將軍賦 其四 石竇泉香。明代。王弘誨。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
九曲櫂歌十首。宋代。白玉蟾。 寂寂秋煙鎖碧灣,往年此地有禪關。不神移入龍宮去,一夜風雷吼萬山。
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蒙恩予告敬賦。。潘光祖。 留臺掌后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弘濟艱難承運泰,坐籌部伍息庚呼。姬公未是明農日,疏傳先懷止足圖。人望九章嗟信宿,駕還三徑理荒蕪。蔥青樹長雙條玉,長白山儲千里駒。雖以傳經存晚計,更須調鼎向天衢。九重正想夔龍佐,四字爭思霖雨濡。眉壽即今將指使,霞觴端與鶴書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