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高,水之深,非古亦非今。老胡打失一只履,蔥嶺那邊無處尋。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三十三。宋代。釋普度。 山之高,水之深,非古亦非今。老胡打失一只履,蔥嶺那邊無處尋。
釋普度(一一九九~一二八○),號虛舟,俗姓史,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年十二,出家本郡天寧寺,繼事東堂院龍溪祖信,后參無得通禪師得法。理宗淳祐初住建康府半山報寧禪寺。歷住鎮江府金山龍游禪寺、潭州鹿苑褒忠禪寺、撫州疏山白云禪寺、平江府承天能仁禪寺、臨安府中天竺天寧萬壽永祚禪寺、靈隱景德禪寺,終于徑山興圣萬壽禪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卒,年八十二。有凈伏等編《虛舟普度禪師語錄》一卷,收入《續藏經》。事見《語錄》及所附元釋行端撰《行狀》,《補續高僧傳》卷一一有傳。 ...
釋普度。 釋普度(一一九九~一二八○),號虛舟,俗姓史,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年十二,出家本郡天寧寺,繼事東堂院龍溪祖信,后參無得通禪師得法。理宗淳祐初住建康府半山報寧禪寺。歷住鎮江府金山龍游禪寺、潭州鹿苑褒忠禪寺、撫州疏山白云禪寺、平江府承天能仁禪寺、臨安府中天竺天寧萬壽永祚禪寺、靈隱景德禪寺,終于徑山興圣萬壽禪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卒,年八十二。有凈伏等編《虛舟普度禪師語錄》一卷,收入《續藏經》。事見《語錄》及所附元釋行端撰《行狀》,《補續高僧傳》卷一一有傳。
磐湖秋色同諸禪侶夜坐。明代。羅萬杰。 露下空山客袂涼,殘荷新菊疊衰榮。池邊宿鳥翻林影,竹里流泉雜磬聲。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對月不凄清。香甌茗碗共深坐,一室蕭然稱野情。
菩薩蠻 其三 詠榴有贈。清代。陳去病。 驕陽時節花如火。猩紅一樹裙兒妒。莫說柳三多。多男算是他。并刀和露剖。粒粒相思豆。端的費相思。問伊知不知。
贈項子全。明代。朱同。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宦志已灰更變后,宗枝還念未分時。曾楊近古無神術,盧扁于今有國醫。尚擬好風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
蜀府遇夏時教諭次韻敘德言懷。明代。方孝孺。 周道昔淪喪,鳳鳥收其聲。紛紛徇世士,各以智術鳴。仲舒起西都,蜀漢有孔明。下帷談正誼,濡走濟群生。二子茍遇時,惠澤
行樂。。沈明臣。 行樂湖南樹,清陰為颯然。微風荷葉上,乳燕杖藜前。草合幽人路,花深病客天。所知良可待,獨往信孤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