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底立,立底坐。
我即你,你即我。
畢竟燒香禮拜認,幾成話墮。
偈頌八十五首。宋代。釋妙倫。 坐底立,立底坐。我即你,你即我。畢竟燒香禮拜認,幾成話墮。
釋妙倫(一二○一~一二六一),號斷橋,俗姓徐,臺州黃巖(今屬浙江)松山人,又號松山子。年十八,依其叔永嘉廣慈院宗嗣論禪師出家,即剃發投禮。不滿一年行腳,首見谷源道于瑞巖,次年謁靈隱。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初住臺州瑞峰祇園禪寺。十年(一二五○),遷瑞巖凈土禪寺。后遷天臺國清教忠禪寺。寶祐四年(一二五六),遷臨安府凈慈報恩光孝禪寺。景定二年卒,年六十一。有文寶等編《斷橋妙倫禪師語錄》二卷,收入《續藏經》。事見《語錄》及所附《行狀》。 ...
釋妙倫。 釋妙倫(一二○一~一二六一),號斷橋,俗姓徐,臺州黃巖(今屬浙江)松山人,又號松山子。年十八,依其叔永嘉廣慈院宗嗣論禪師出家,即剃發投禮。不滿一年行腳,首見谷源道于瑞巖,次年謁靈隱。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初住臺州瑞峰祇園禪寺。十年(一二五○),遷瑞巖凈土禪寺。后遷天臺國清教忠禪寺。寶祐四年(一二五六),遷臨安府凈慈報恩光孝禪寺。景定二年卒,年六十一。有文寶等編《斷橋妙倫禪師語錄》二卷,收入《續藏經》。事見《語錄》及所附《行狀》。
聽簡上人吹蘆管三首。唐代。張祜。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游客淚先垂。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吹到耳邊聲盡處,一條絲斷碧云心。月落江城樹繞鴉,一聲蘆管是天涯。分明西國人來說,赤佛堂西是漢家。
送張穆之還鯨山舊居二首 其二。明代。何鞏道。 駑駘無力自蹉跎,重過龍門感自多。南海甘棠留世澤,西淮流水嘆恩波。操同清□常依鶴,書寄山陰好換鵝。一奏玉琴江月上,倚流閒聽縣人歌。
燈夕迎紫姑神。宋代。張玉娘。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
四月朔旦過黃山哭刑部百求弟道中五首。宋代。陳著。 河流曲折二十里,過了黃山始直礴。今日卸船須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
穆護砂 亂后重游太清宮。。黃公渚。 鼓枻滄溟去。踐山盟、待證鷗鷺。趁禺收浪,海天霞曙。瀛壖清淺如許。一徑處、檀欒青鳳舞。炎景斂、日中無暑。林海蕩、綠云靡極,繞殿腳、泉聲如故。婀娜蓬萊,葳蕤薝葡,十年重到渺愁余。訪煉師羽化,玉徽輟軫,腹痛賞音無。寥落鐘魚琳宇。碧紗籠、壁題塵污。悵蕊珠宮闕,沈沈朱鳥,年時洞天曾住。遁藕空、將身迷處所。生意撫、婆娑庭樹。道場散、饑鴉掠食,兵塵梗、歸雁無書。海印蕪平,寶珠花萎,魂歸絳雪淚應枯。又黃昏、戰艦空灘,角聲吹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