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本同升,東西異圓缺。此心有同然,豈必岐秦越。
之子赤帝胄,盛年列簪笏。駟馬來天南,聲華振窮發。
使節暇有馀,仙舟停未發。訪我步蓬蒿,招游望溟渤。
寒梅香始飛,野寺鐘初歇。揮觴互獻酬,利涉忘津筏。
自慚朽鈍姿,所有空皮骨。壯也不如人,老矣行多蹶。
何以副深期,欲賦情先竭。煌煌金石篇,風雅相揚淈。
八水得清深,三峰同屹崒。仍飛白兔毫,出自蛟龍窟。
貽我比瓊瑤,光輝到薇蕨。前旌已戒道,列宿還歸闕。
都人詠縶駒,祖席思投轄。寧知倦客心,一日如三月。
申章報未成,及渴泉方掘。誠非和氏珍,敢避荊人刖。
答劉考功省庵。清代。陳恭尹。 日月本同升,東西異圓缺。此心有同然,豈必岐秦越。之子赤帝胄,盛年列簪笏。駟馬來天南,聲華振窮發。使節暇有馀,仙舟停未發。訪我步蓬蒿,招游望溟渤。寒梅香始飛,野寺鐘初歇。揮觴互獻酬,利涉忘津筏。自慚朽鈍姿,所有空皮骨。壯也不如人,老矣行多蹶。何以副深期,欲賦情先竭。煌煌金石篇,風雅相揚淈。八水得清深,三峰同屹崒。仍飛白兔毫,出自蛟龍窟。貽我比瓊瑤,光輝到薇蕨。前旌已戒道,列宿還歸闕。都人詠縶駒,祖席思投轄。寧知倦客心,一日如三月。申章報未成,及渴泉方掘。誠非和氏珍,敢避荊人刖。
陳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號半峰,晚號獨漉子,又號羅浮布衣,漢族,廣東順德縣(今佛山順德區)龍山鄉人。著名抗清志士陳邦彥之子。清初詩人,與屈大均、梁佩蘭同稱嶺南三大家。又工書法,時稱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有《獨漉堂全集》,詩文各15卷,詞1卷。 ...
陳恭尹。 陳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號半峰,晚號獨漉子,又號羅浮布衣,漢族,廣東順德縣(今佛山順德區)龍山鄉人。著名抗清志士陳邦彥之子。清初詩人,與屈大均、梁佩蘭同稱嶺南三大家。又工書法,時稱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有《獨漉堂全集》,詩文各15卷,詞1卷。
余往漢上清修白鹿二老送至龍牙作此別之。。釋德洪。 因法相逢亦一時,云泉所至共娛嬉。怪君追送不辭遠,知我從來未有期。醞造離愁成獨笑,欺凌秋色有新詩。閻浮掌上訶梨勒,去住休纏愛見悲。
寄費舜臣印月潭三首 其一。明代。袁華。 戶有讀書聲,門多車轍跡。丈夫豈長貧,一椽聊止息。草深蛙鳴池,苔滋蝸篆壁。俯憐東逝波,仰羨南飛翼。會心不在遠,佳處輒終日。玉子落文枰,錦囊出緗帙。相過南山僧,戒律謹三尺。何如尉遲子,酒肉破孤寂。
垂虹亭。宋代。陳瓘。 三年為吏住東濱,重到江頭照病身。滿眼碧波輸野鳥,一蓑疏雨屬漁人。隨船曉月孤輪白,入座群山數點春。張翰英靈應笑我,綠袍依舊惹埃塵。
永州書懷。宋代。徐照。 嗜茶疑是病,羸瘦見詩形。天斷征鴻過,汀多香草青。興高貧不覺,身遠事皆經。歸路當游岳,僧言極可聽。
潘稼堂先生見留草堂 其一。清代。吳銘道。 耆舊已遼落,床前拜德公。人余柱下史,身是魯靈宮。杞宋文何在,齊梁運易終。吾猶及型典,信見剖鴻濛。
送帥從龍之睢州判官 其二。明代。區懷瑞。 君本淡宕人,儒術世光大。著書亙六合,不足當函蓋。劍霓拂斗墟,蘋日浮江介。誤膺州里選,乃課封疆最。山水傲雙騶,蹤跡同方外。簪紱過蚊虻,所性輕塵壒。虛將腐鼠嚇,對此鹓雛噦。去擁百城資,弩力千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