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別去,算別來、又是幾番春暮。酒債不償還似可,負了若干吟句。渭北春天,江南夜雨,總是傷情處。黯然消歇,綠楊一陣鶯語。空記十載嬉游,如今驀地,兩處成離阻。縱是相逢天涯路,難覓年時歡侶。寄語東君,歲華不駐,誰為留春住。小樓昨夜,東風依舊飛絮。
念奴嬌·匆匆別去。宋代。柴望。 匆匆別去,算別來、又是幾番春暮。酒債不償還似可,負了若干吟句。渭北春天,江南夜雨,總是傷情處。黯然消歇,綠楊一陣鶯語。空記十載嬉游,如今驀地,兩處成離阻。縱是相逢天涯路,難覓年時歡侶。寄語東君,歲華不駐,誰為留春住。小樓昨夜,東風依舊飛絮。
柴望(1212—1280)字仲山,號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為太學上舍,供職中書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編《丙丁龜鑒》,列舉自戰國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晉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間,凡屬丙午、丁未年份,約有半數發生戰亂,意在說明“今來古往,治日少而亂日多”,切望當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國后,拒絕元朝征召,吟詩填詞寄托亡國哀思。世稱“柴氏四隱”。著作有《道州苔衣集》、《詠史詩》20首及詞集《涼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長臺鎮高齋山下,列為江山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柴望。 柴望(1212—1280)字仲山,號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為太學上舍,供職中書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編《丙丁龜鑒》,列舉自戰國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晉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間,凡屬丙午、丁未年份,約有半數發生戰亂,意在說明“今來古往,治日少而亂日多”,切望當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國后,拒絕元朝征召,吟詩填詞寄托亡國哀思。世稱“柴氏四隱”。著作有《道州苔衣集》、《詠史詩》20首及詞集《涼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長臺鎮高齋山下,列為江山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送少參歸安韓公兵備廣右兼懷方伯喬公督學劉公。明代。葉春及。 昔余寄薄游,并公宰閩邑。翩翩丹山禽,千仞亦棲棘。拙劣守故丘,公獨崇明德。建節炎海隅,晤言慰疇昔。昨來祗簡書,忽有西甌役。漓江豈不遙,旬宣美臣職。胡由事攀留,壺漿望如渴。矯矯云間公,夢寐猶顏色。劉君鄱陽彥,賤子實親識。嶺樹搖心旌,一別云泥隔。行矣各致辭,努力加餐食。
嚴公解相還豫章追送淞陵作三首 其一。明代。皇甫汸。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熟,散金惟欲會鄉人。
題喻彌陀接待院。宋代。釋寶曇。 作成寶缽梅花供,帶得金池蓮葉香。百億萬僧同一飽,彌陀接待勝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