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陰侯,為呂亦為劉,滎陽一出仍逗遛。滎陽下,為劉不為呂,南北兩軍同有主。
呂家寶玉摧為屑,臣功得比清宮列。高廟神靈再悅康,九州未見炎精缺。
數千年事屢膠轕,饑鷹在臂隨人掣。君不見關西男子稱雄杰,力掃義兵看國滅,唐亦有人誅敬業。
潁陰侯。明代。黃淳耀。 潁陰侯,為呂亦為劉,滎陽一出仍逗遛。滎陽下,為劉不為呂,南北兩軍同有主。呂家寶玉摧為屑,臣功得比清宮列。高廟神靈再悅康,九州未見炎精缺。數千年事屢膠轕,饑鷹在臂隨人掣。君不見關西男子稱雄杰,力掃義兵看國滅,唐亦有人誅敬業。
黃淳耀(1605~1645)明末進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蘊生,一字松厓,號陶庵,又號水鏡居士,漢族,南直隸蘇州府嘉定(今屬上海)人。曾組“直言社”,崇禎十六年成進士,歸益研經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義,與侯峒曾被推為首領。城破后,與弟黃淵耀自縊于館舍。能詩文,有《陶庵集》。 ...
黃淳耀。 黃淳耀(1605~1645)明末進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蘊生,一字松厓,號陶庵,又號水鏡居士,漢族,南直隸蘇州府嘉定(今屬上海)人。曾組“直言社”,崇禎十六年成進士,歸益研經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義,與侯峒曾被推為首領。城破后,與弟黃淵耀自縊于館舍。能詩文,有《陶庵集》。
試院偶題 其二。明代。方孝孺。 三代賓興法尚存,每因取士嘆斯文。近來眼病無聊甚,豈復能空冀北群。
代柬謝袁兄。宋代。劉宰。 漁樵并舍兩相忘,三徑回看久就荒。只有生平真活計,湖光萬頃接山光。
酬陳叔裕四首。宋代。王炎。 花枝破蕾作輕紅,漸有春愁入眼中。儻可登樓銷暇日,幸無舉扇障西風。朱弦自奏難諧俗,白璧深藏莫丑窮。樽酒論文期款曲,驪駒催客陋江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