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聞真息耗,無使梓潼來。烽火平時報,田疇亂后開。
徒歌王粲賦,不直士元才。遙憶牛頭寺,思親日幾回。
寄暢純父治中。元代。姚燧。 欲聞真息耗,無使梓潼來。烽火平時報,田疇亂后開。徒歌王粲賦,不直士元才。遙憶牛頭寺,思親日幾回。
姚燧。 元文學家。字端甫,號牧庵,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原籍柳城。官翰林學士承旨、集賢大學士。能文,與虞集并稱。所作碑志甚多,大都為歌頌應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輯有《牧庵集》。
探春令·雕墻風定。宋代。趙長卿。 雕墻風定,綺窗燭灺,沈吟獨坐。料雪霜深處,司花神女,暗里焚百和。惱人一陣香初過。把清愁薰破。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與惜則個。
山中吟。明代。霍與瑕。 二月多煙三月風,山花多是滿岡紅。一囊收取春光盡,付與奚奴寄大同。
徐惟得沖漠齋又題八絕 其二 白云洞。明代。胡應麟。 石洞蒼茫閉水簾,碧窗云冷玉龍潛。不妨行雨邀巫峽,猶記為霖出傅巖。
大雷小雷。。史鑒。 雙螺浸湖水,萬古鎮龍宮。小大名形異,東西奠位同。嘗聞出光怪,于此驗兇豐。欲往嘆無翼,憑誰學御風。
臺灣竹枝詞 其三。清代。謝金鑾。 水仙宮外近黃昏,迤北斜看第幾鯤。潮信來特沙鹵白,亂星漁火簇城門。
云棲竹樹甚茂幽蘭滿山。。玄燁。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干云。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