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為謀拙。只當時西州,已報鱉靈功烈。何事為心輕傳禪,坐取名隳身滅。
化怨鳥、春山啼血。試聽不如歸去語,怕君遠、未曉吾能說。
冤憤在,失金闕。
胡為不叩天閽裂。枉人閑丁寧,控訴欲求誰雪。蜀道思歸誠何有,便隔云山千疊。
一再舉、猶堪橫絕??嗳|君行不早,到千紅、萬紫飛時節。
呼謝豹,慎捫舌。
賀新郎。元代。姚燧。 杜宇為謀拙。只當時西州,已報鱉靈功烈。何事為心輕傳禪,坐取名隳身滅?;锅B、春山啼血。試聽不如歸去語,怕君遠、未曉吾能說。冤憤在,失金闕。胡為不叩天閽裂。枉人閑丁寧,控訴欲求誰雪。蜀道思歸誠何有,便隔云山千疊。一再舉、猶堪橫絕??嗳|君行不早,到千紅、萬紫飛時節。呼謝豹,慎捫舌。
姚燧。 元文學家。字端甫,號牧庵,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原籍柳城。官翰林學士承旨、集賢大學士。能文,與虞集并稱。所作碑志甚多,大都為歌頌應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輯有《牧庵集》。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北湖。唐代。韓愈。 聞說游湖棹,尋常到此回。應留醒心處,準擬醉時來。
雙廟懷古。元代。王惲。 鐵輿動地來,獵火燼九縣。睢陽東南沖,江淮國所援。蔽遮不使前,恢復可立見。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雖危所保大,如蝮螫解腕。最難結眾心,存歿匪石轉。彼蒼畀全節,誰為落賊便。已矣君不忘,握爪掌為穿。竟能濟中興,淮海了清奠。至今忠烈氣,皎皎白日貫。賀蘭觀成敗,不飲浮屠箭。殺亡計多寡,此論誠可辨。我來拜遺像,凜對如生面。乞靈激懦衷,剸決剛同鍊。朔風吹樹聲,尚想登陴戰。暮倚暈月城,悲歌淚如霰。
嘉泰二年恭上太皇太后尊號八首 其四。。郊廟朝會歌辭。 煌煌寶書,玉篆金縷。曷為來哉,自天子所。自天子所,以燕文母。婉嬗祥云,日正當午。
惠山寺與子羽話別。明代。華察。 看山不覺暝,月出禪林幽。夜靜見空色,身閑忘去留。疏鐘隔云度,殘葉映泉流。此地欲為別,諸天生暮愁。
送劉侍御歸臺 其三。明代。李攀龍。 蘭臺使者出長安,風俗三齊攬轡看。今日殿中玄武仗,須君柱后惠文冠。彈章氣借山河壯,執法秋臨節鉞寒。儻值東封陪扈從,舊游偏奉六龍歡。
挽鳳岐父尹平御史 其一。明代。解縉。 鳳銜丹詔下天來,圣主臨軒策俊才。二十三年悲短命,鄉人空望繡衣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