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禊帖評甲乙,和璧隋珠價相敵。神龍貞觀苦未遠,趙葛馮湯總名跡。
主人熊魚兩兼愛,彼短此長俱有得。三百二十有七字,字字龍蛇怒騰擲。
嗟余到手眼生障,有數存焉豈人力。吾聞神龍之初,《黃庭》《樂毅》真跡尚無恙,此帖猶為時所惜。
況今相去又千載,古帖消磨萬無一。有馀不足貴相通,欲抱奇書求博易。
題唐摸蘭亭墨跡。元代。鮮于樞。 君家禊帖評甲乙,和璧隋珠價相敵。神龍貞觀苦未遠,趙葛馮湯總名跡。主人熊魚兩兼愛,彼短此長俱有得。三百二十有七字,字字龍蛇怒騰擲。嗟余到手眼生障,有數存焉豈人力。吾聞神龍之初,《黃庭》《樂毅》真跡尚無恙,此帖猶為時所惜。況今相去又千載,古帖消磨萬無一。有馀不足貴相通,欲抱奇書求博易。
鮮于樞(1246-1302),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晚年營室名“困學之齋”, 自號困學山民,又號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興府(今張家口涿鹿縣),生于汴梁(今河南開封)。漢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說漁陽(今北京薊縣)人,先后寓居揚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間以才選為浙東宣慰司經歷,后改浙東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詩歌與古董,文名顯于當時,書法成就最著。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于“詞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傳。 ...
鮮于樞。 鮮于樞(1246-1302),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晚年營室名“困學之齋”, 自號困學山民,又號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興府(今張家口涿鹿縣),生于汴梁(今河南開封)。漢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說漁陽(今北京薊縣)人,先后寓居揚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間以才選為浙東宣慰司經歷,后改浙東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詩歌與古董,文名顯于當時,書法成就最著。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于“詞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傳。
棲云庵。宋代。李綱。 禪老幽棲地,云峰尺五天。江湖縈縞帶,世界廓青蓮。說法三乘外,藏身萬象巔。潛虬蟠不去,應聽祖師禪。
送程給事知越州 其一。宋代。畢仲連。 玉籍殊科四十秋,徊翔藩翰幾淹留。五羊舊治功尤著,百越新恩志已酬。健節亭亭心益壯,清吟一一思如流。壺漿滿道爭迎處,晝錦應先駐虎邱。
初八日微雨明日猶有賜意作兩絕句 其二。宋代。趙蕃。 不堪積暑滯煩疴,幸甚新涼脫網羅。聞道重陽更逢閏,今年節意屬秋多。
齊前后舞歌二首 其二 后舞階步歌。兩漢。佚名。 皇皇我后,紹業盛明。滌拂除穢,宇宙載清。允執中和,以蒞蒼生。玄化遠被,兆世軌形。何以崇德,乃作九成。妍步恂恂,雅曲芬馨。八風清鼓,應以祥禎。澤浩天下,功齊百靈。
初七日丁丑長至前喜晴。元代。方回。 樓南紅氣滿霜天,新霽湖山曉色妍。七日喜逢長至日,百年慚到古稀年。故園卷餅思新菜,凍井澆梅出暖泉。誰信少陵夔府后,肯吟六琯五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