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花垂露媚蒼龍,山靜嵐深草氣融。紫褐玉琴空指點,白云樓閣鎖重重。
沈徵君遇小景 其一。明代。祝允明。 藤花垂露媚蒼龍,山靜嵐深草氣融。紫褐玉琴空指點,白云樓閣鎖重重。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家學(xué)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并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明歷稱其為“吳中四才子”之一。由于與唐寅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家學(xué)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并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明歷稱其為“吳中四才子”之一。由于與唐寅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
海子橋西風(fēng)大作,撲面驚砂似飛雹。蹇驢局促驅(qū)不前,仆夫睢盱行屢卻。
傍人指點笑相語,誰遣先生此行樂。韓公半醉紗帽偏,童子竦立高吟肩。
海子橋大風(fēng)即事一首。明代。童冀。 海子橋西風(fēng)大作,撲面驚砂似飛雹。蹇驢局促驅(qū)不前,仆夫睢盱行屢卻。傍人指點笑相語,誰遣先生此行樂。韓公半醉紗帽偏,童子竦立高吟肩。惟有王郎跛能履,拄杖落手心茫然。君平杖頭無酒錢,羊市街西尋鄭虔。從此避風(fēng)如避箭,閉門經(jīng)月不相見。剝啄移時始啟關(guān),旋吸清泉沃塵面。墻頭濁醪如井泉,沈醉不虞歸路遠。城南招提老贊公,三日不見心忡忡。回鞭便欲造虛白,驚見斜陽天際紅。歸來獨坐增永慨,三復(fù)平生康節(jié)戒。青燈永夜長自憐,白首相隨惟影在。故山萬里孤云飛,一身憔悴誰復(fù)知。從今風(fēng)雨閒柴扉,養(yǎng)取病鶴江南歸。
歷雪經(jīng)霜復(fù)向晨,春風(fēng)仍舊款閒身。眼憐什伯巢溫劫,辦作悲歌燕趙人。
數(shù)和君詩真愛好,尚存吾筆未為貧。騷壇新拜曹朱虎,可待雌黃紙上塵。
散釋促和元日詩纕蘅和詩并見及次韻兼呈。。黃浚。 歷雪經(jīng)霜復(fù)向晨,春風(fēng)仍舊款閒身。眼憐什伯巢溫劫,辦作悲歌燕趙人。數(shù)和君詩真愛好,尚存吾筆未為貧。騷壇新拜曹朱虎,可待雌黃紙上塵。
頌古十七首。宋代。釋師觀。 唇上碧斑賓豹博,舌頭當(dāng)?shù)牡鄱级 nl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rèn)得聲。
孫希汲出示所和杜允迪二詩因次韻并寄允迪以。。郭印。 草木藏春柳報先,誰將蒼馭快如鞭。夜中一雨知無價,陌上三農(nóng)慶有年。玉糝寒林梅委地,浪翻平野麥連天。陰陽燮理非吾事,新歲調(diào)和豈偶然。
黃淡思歌 其一。明代。李攀龍。 腸作轆轤轉(zhuǎn),淚作素綆垂。獨坐不能言,傍知思憶誰。
次劉正之芙蓉韻三首 其三。宋代。朱熹。 微吟澤畔幾扶筇,自笑摧頹一禿翁。羞見芙蓉好顏色,且憑詩律傲西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