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下閶闔開,汗以血騑離哉。河之精龍之子,視浮云無萬里。
絕流景躡遺風,今安駕幸回中。天馬徠從西極,經千里歸有德。
天馬徠竦予身,挾飛電化若神。天馬徠循東道,承靈威服帝皂。
天馬徠歲執徐,陜四海將安如。天馬徠出嶠山,逝昆侖排玉關。
天馬徠龍為友,北擊胡驅群丑。
天馬歌。明代。李攀龍。 天馬下閶闔開,汗以血騑離哉。河之精龍之子,視浮云無萬里。絕流景躡遺風,今安駕幸回中。天馬徠從西極,經千里歸有德。天馬徠竦予身,挾飛電化若神。天馬徠循東道,承靈威服帝皂。天馬徠歲執徐,陜四海將安如。天馬徠出嶠山,逝昆侖排玉關。天馬徠龍為友,北擊胡驅群丑。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李攀龍。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游龍巖寺 其二。宋代。耶律鑄。 錯落巖花是醉茵,景因人勝畫難真。林泉盛跡幽棲地,誰分松云不戀人。
送趙國宜直筠州戶掾。宋代。陳文蔚。 苦無多路旅程寬,正是江南綠打團。欲濕征衫梅雨細,不成客夢麥秋寒。官閑詩可頻搜句,親近書宜月問安。自笑無才愧之子,明時君祿詎能干。
星巖二十景 其七 星亭擁翠。。梁景先。 天開圖畫好溪山,星聚亭依水石間。錦繡叢中堆翡翠,白云深處聽潺湲。
人月圓 即事。。林修竹。 池塘半畝新荷小,夢穩日方長。藤床竹枕,心平氣爽,初夏風光。青春何處,年華如逝,無限思量。寄懷只在,風花雪月,恕我清狂。
燕堂詩。宋代。蔡茲。 世情日澆道情深,悔不林泉早脫簪。一世簡編胎后葉,百年香火奉先心。詩緣好句須親錄,酒到濃時輒倩斟。於此更無關意事,時攜諸幼步花陰。
說潮五古十七首 其二。清代。丘逢甲。 一疏晨叩闕,夕貶大海南。安知辟佛人,乃喜留僧談。苛論出后儒,公德寧遺慚。蒙莊固多誣,妄說孔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