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蠻昔負命,殺氣凌南州。
城郭漲煙火,堂皇嘯蜉蝣。
被發(fā)盡冠巾,吾人反縲囚。
行剽至杪忽,歸載越山丘。
驅(qū)攘事雖定,收合信瘡疣。
不有異澤沾,何令余患瘳。
寒風(fēng)在林鳴,君馬不能留。
初佩太守章,慨然任人憂。
問俗灰燼余,咄唶令心謀。
士材為世用,因難乃知尤。
煩苛一蕩滌,幽遠遍懷柔。
四封鳴雞犬,五谷被原疇。
里閭多娛宴,歌鼓震溟陬。
明義每所希,古人不難侔。
日月有常運,志士無安辀。
山川自茲始,努力千里游。
送徐竑著作知康州。宋代。曾鞏。 溪蠻昔負命,殺氣凌南州。城郭漲煙火,堂皇嘯蜉蝣。被發(fā)盡冠巾,吾人反縲囚。行剽至杪忽,歸載越山丘。驅(qū)攘事雖定,收合信瘡疣。不有異澤沾,何令余患瘳。寒風(fēng)在林鳴,君馬不能留。初佩太守章,慨然任人憂。問俗灰燼余,咄唶令心謀。士材為世用,因難乃知尤。煩苛一蕩滌,幽遠遍懷柔。四封鳴雞犬,五谷被原疇。里閭多娛宴,歌鼓震溟陬。明義每所希,古人不難侔。日月有常運,志士無安辀。山川自茲始,努力千里游。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xié)、曾敦)之一。在學(xué)術(shù)思想和文學(xué)事業(yè)上貢獻卓越。 ...
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xié)、曾敦)之一。在學(xué)術(shù)思想和文學(xué)事業(yè)上貢獻卓越。
十一月二十二日朝辭。宋代。李復(fù)。 朝辭承明殿,暮下金馬門。伏讀明詔意,仰思圣主恩。蠢彼獯鬻氏,禮數(shù)乃弟昆。帝初為息民,繒帛代更屯。嗣皇謹(jǐn)遵業(yè),使傳交塞垣。下臣非知古,有舌詎得論。恭承丁寧命,敢不夙夜奔。
詠青溪石壁。宋代。陳與義。 青溪宜曉日,曲處千丈晦。天開蒼石屏,影落西村外。虛無元氣立,明滅河漢對。人行崢嶸下,鳥急浩蕩內(nèi)。向來千萬峰,瑣細等蓬塊。老夫倚杖久,三嘆造物大。惜哉太史公,意短遺此快。更欲訪野人,窮探視其背。
鷓鴣天 題樊會公小像。明代。宋琬。 曾向車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只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dāng)時折角巾。姿卓犖、骨嶙峋。畫師摩詰是前身。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筑糟丘號酒民。
十月六日與客游金山乾明宣塔戒壇彌勒舍利廣教七山寺三首 其一。。劉摰。 水落溪橋霜未寒,岡林平淺是西山。路穿峭茜青蔥底,寺在崎嶇屈曲間。
禹門。明代。薛瑄。 連山忽斷禹門開,中有黃流萬里來。更欲登臨窮勝觀,卻愁咫尺會風(fēng)雷。
黑頭自致已三旌,暫寄江湖適性情。五總龜游欽學(xué)富,九皋鶴立見神清。
西雍寧累飛章薦,東閤頻蒙倒屣迎。方幸臺躔照苕霅,以茲投劾未能輕。
次韻大資節(jié)使薛公見貽二首 其一。宋代。葛勝仲。 黑頭自致已三旌,暫寄江湖適性情。五總龜游欽學(xué)富,九皋鶴立見神清。西雍寧累飛章薦,東閤頻蒙倒屣迎。方幸臺躔照苕霅,以茲投劾未能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