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園氣清蔚,伴奐適興居。昨朝殷祀成,詰旦命輕輿。
取道奠靜安,百感紛縈予。節情駕言旋,憩此剎靈圖。
塵情常自縳,禪悅久已疏。誰能對此際,矯意云如如。
前秋題在壁,孫楚悲已徂。胡為子夏痛,茲日重遭諸。
調御能覺生,未識生覺無。昔愧蒙莊子,今慚東門吳。
覺生寺。。弘歷。 御園氣清蔚,伴奐適興居。昨朝殷祀成,詰旦命輕輿。取道奠靜安,百感紛縈予。節情駕言旋,憩此剎靈圖。塵情常自縳,禪悅久已疏。誰能對此際,矯意云如如。前秋題在壁,孫楚悲已徂。胡為子夏痛,茲日重遭諸。調御能覺生,未識生覺無。昔愧蒙莊子,今慚東門吳。
舟行。宋代。趙蕃。 下水復上水,暮秋仍早秋。暫歸非去吏,觸緒苦添愁。本乏風雅作,謾于山水游。經營欲終日,人謂我何求。
靈巖十二景 其四 朗公山。宋代。釋仁欽。 萬象森羅古此峰,傳來幾世朗公容。知音會遇無先后,今日依前舊日蹤。
寄懷菽園,兼訊蘭史,疊次曉滄韻 其三。清代。丘逢甲。 裸蟲擾擾夢方酣,白馬潮來撼赭龕。得勝名花夸大北,翻新捷徑走終南。蒙莊玩世甘呼馬,越石論交負解驂。冷盡山中煨芋火,擁爐人懶共僧談。
嬴惠庵十景詩為鄧元宇將軍賦 其四 石竇泉香。明代。王弘誨。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
詠懷舊隱十五首 其三。元代。吳當。 憶昔升堂日,諸生授簡時。遺經周禮樂,野服漢威儀。一自趨丹鳳,微班侍玉螭。風塵驚歲闊,猿鶴怨歸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