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夜謁西王母,沈醉歸來鸞髻亸。道人飛劍躡罡風,斫得髻稍云一朵。
婀娜玲瓏似掌高,玉山春晴煙霧消。置我筆山硯池側,小齋清絕無虛囂。
從知此石還勝髻,世間高髻多為妖。嗚呼漢宮唐殿蘭膏馥,玉環(huán)飛燕終遺毒。
不如對此書快讀,起來普作天下蒼生福。
巧石歌。明代。張弼。 麻姑夜謁西王母,沈醉歸來鸞髻亸。道人飛劍躡罡風,斫得髻稍云一朵。婀娜玲瓏似掌高,玉山春晴煙霧消。置我筆山硯池側,小齋清絕無虛囂。從知此石還勝髻,世間高髻多為妖。嗚呼漢宮唐殿蘭膏馥,玉環(huán)飛燕終遺毒。不如對此書快讀,起來普作天下蒼生福。
(1425—1487)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為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張弼。 (1425—1487)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為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次前韻將歸隱黃山。元代。方回。 我家黃山百里遠,兩峰插天翠如剪。歸心久落故溪云,柁轉不由船不轉。采茶斸藥呼鄰翁,藉草地寬何不容。挾兔園冊教兒童,菜飽無異祿萬鐘。底須太史占星聚,世人尋覓無知處。海內故人脫相思,江東渭北空云樹。
枕煙亭聽白三琵琶 其一。清代。鄧漢儀。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后偏能說戰(zhàn)場。颯颯悲風飄瓦礫,座間人似到昆陽。
元基席上再送士儀。明代。蕭顯。 離席因君薦木桃,碧缸新酒瀉春濤。詩盟遞結東西社,坐客平分上下曹。簾動午風花氣暖,幾當晴日篆煙高。狂歌亦是驪駒曲,三疊陽關意未豪。
初七日丁丑長至前喜晴。元代。方回。 樓南紅氣滿霜天,新霽湖山曉色妍。七日喜逢長至日,百年慚到古稀年。故園卷餅思新菜,凍井澆梅出暖泉。誰信少陵夔府后,肯吟六琯五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