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后崇化理,百行孝為先。簡揚與徵辟,一一垂青編。
班書紀蔡順,怙恃早相捐。寢苫值鄰火,泣血號蒼天。
精誠遂感格,火滅親乃全。泰和有周生,千載事同然。
雪焰喪厥明,毒痛尤堪憐。嗟哉此純孝,不愧參與騫。
卓行眾所欽,義問咸昭宣。允宜表里闬,俎豆配先賢。
善積自流慶,簪笏今蟬聯。
孝德詩為泰和周銓部。明代。鄭學醇。 哲后崇化理,百行孝為先。簡揚與徵辟,一一垂青編。班書紀蔡順,怙恃早相捐。寢苫值鄰火,泣血號蒼天。精誠遂感格,火滅親乃全。泰和有周生,千載事同然。雪焰喪厥明,毒痛尤堪憐。嗟哉此純孝,不愧參與騫。卓行眾所欽,義問咸昭宣。允宜表里闬,俎豆配先賢。善積自流慶,簪笏今蟬聯。
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
鄭學醇。 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次李參政省中獨坐韻。明代。張以寧。 畫省晝岑寂,坐來風葉鳴。雨晴鳷鵲觀,秋滿鳳凰城。許國丹心在,懷鄉白發生。所慚無寸補,載筆直承明。
讀公羊傳四首 其四。宋代。張方平。 親親自禰率,恩禮有等節。雖云王父命,天性何斯絕。奈何彼衛輒,父子相傾奪。此而義可與,人倫固隳滅。
秋夕過松陵。宋代。武衍。 月冷江空夜氣濃,桂行飛下廣庭風。不知何處神仙過,鶴唳數聲煙靄中。
寄王蘇州。明代。謝榛。 闔閭城外幾烽煙,非復淮陽臥閣年。坐嘯江山奇策定,仰看星斗壯心懸。石頭云逐東征馬,揚子波回北餉船。亂后不堪吳稅重,行春海上問荒田。
移梅。元代。薩都剌。 幾夜幽香惱夢魂,殷勤來倩隴頭人。鑿開東閣窗前地,分得西湖雪里春。瘦影番來新體態,疏枝猶帶舊精神。今朝伴我清吟處,不許詩懷更有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