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把芳尊,殷勤勸、斜陽休墜。吾老矣,難從仙客,采丹丘李。且趁風(fēng)光一百五,園林尚有殘紅綴。更忉忉、百舌對般春,聲能美。
鸞釵絆,游絲細。鴛袖惹,香塵膩。想?yún)羌г脚で嗖艩枴幩平祥藱郎纾蹈杪暦餍性评铩S种︻^、梅子正酸時,鶯知未。
滿江紅(再和)。宋代。吳潛。 聊把芳尊,殷勤勸、斜陽休墜。吾老矣,難從仙客,采丹丘李。且趁風(fēng)光一百五,園林尚有殘紅綴。更忉忉、百舌對般春,聲能美。鸞釵絆,游絲細。鴛袖惹,香塵膩。想?yún)羌г脚で嗖艩枴幩平祥藱郎纾蹈杪暦餍性评铩S种︻^、梅子正酸時,鶯知未。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fēng)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fā)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diào)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
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fēng)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fā)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diào)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寄懷龍皋葉大夫。明代。霍與瑕。 樓船出京口,晨潮來東海。望望懷中人,滄洲隔煙靄。春風(fēng)吹短簫,棹歌聲遠遙。棹歌自西上,思心隨落潮。瞻望復(fù)瞻望,斷魂誰為招。
懷會稽。宋代。錢昭度。 斗牛星外翻成夢,巢鳥枝南略寄身。越國荷花八百里,別來誰是采蓮人。
石頭王氣藉公揚,突爾縣車鬢未蒼。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黃。
勒名鼎上蟲魚瘦,賜浣湖中煙月長。只恐東山棲不穩(wěn),九州轉(zhuǎn)運苦戎羌。
俚言奉送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晝錦。明代。孫之獬。 石頭王氣藉公揚,突爾縣車鬢未蒼。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黃。勒名鼎上蟲魚瘦,賜浣湖中煙月長。只恐東山棲不穩(wěn),九州轉(zhuǎn)運苦戎羌。
黃淡思歌 其一。明代。李攀龍。 腸作轆轤轉(zhuǎn),淚作素綆垂。獨坐不能言,傍知思憶誰。
燈夕迎紫姑神。宋代。張玉娘。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fēng)。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huán)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