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多傳之。惜其止敘藩方宴游之盛,而不及皇都。真隱居士用韻以補其遺。
霞霄丹闕,瑞靄佳氣,青蔥如綺。才半月、東君雨露,無限韶華生寶砌。漸向晚、放燭龍掀舞,周幣紅蕖紺蕊。況對峙、鰲峰赑屃,不隔蓬萊弱水。
圣主有樂升平意。引芝華、雙輦凝翠。紛萬俗、歌謠弦管,聲混鶯吟喧鳳吹。更漏永、正冰輪掩映,光接康衢萬里。
似移下、一天星斗,妝點都城表里。清警蹕、忽登樓,簇彩仗、錦襦絲履。看柑傳萬顆,恩浹王公近侍。散異卉覆千官醉。競捧瑤觴起。愿歲歲、今宵宴賞,春滿山河百二。
寶鼎現(xiàn)。宋代。史浩。 樂府多傳之。惜其止敘藩方宴游之盛,而不及皇都。真隱居士用韻以補其遺。霞霄丹闕,瑞靄佳氣,青蔥如綺。才半月、東君雨露,無限韶華生寶砌。漸向晚、放燭龍掀舞,周幣紅蕖紺蕊。況對峙、鰲峰赑屃,不隔蓬萊弱水。圣主有樂升平意。引芝華、雙輦凝翠。紛萬俗、歌謠弦管,聲混鶯吟喧鳳吹。更漏永、正冰輪掩映,光接康衢萬里。似移下、一天星斗,妝點都城表里。清警蹕、忽登樓,簇彩仗、錦襦絲履。看柑傳萬顆,恩浹王公近侍。散異卉覆千官醉。競捧瑤觴起。愿歲歲、今宵宴賞,春滿山河百二。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和毅伯見寄。宋代。王炎。 欲問礦人歸未歸,江湖不見雁南飛。青云未上辭鄉(xiāng)國,白璧無因困褐衣。客里書來行李滯,江南春盡落花稀。倚門望斷山川遠,我卻疑君此策非。
在旅不在家書。宋代。陳宓。 無心覽卷謾舒卷,有念盈懷日往來。十日離家勞夢遠,一行無字強顏開。
送友人之官。明代。王汝玉。 春山春樹綠,相送去何之。拜命辭朝日,分符出守時。花連渚宮暗,潮溯楚江遲。鼎郡彫零久,疲氓藉設施。
自太湖至省宿茶鋪嶺。明代。王澤。 缺月耿初夕,荒寒野店開。松聲一枕落,茅屋萬山堆。愁豈掃能去,春還遲不來。思親今夜夢,已近半程回。
隴上遇雨。宋代。劉跂。 隴上怕雨竟遇雨,空山路窮避無所。昆陽之戰(zhàn)飛屋瓦,白登之圍矢交下。從者散去馬可憐,故人借我非我馬。上坡歷塊已攲側(cè),下坡流滑攢四腳。既僨而起倏復顛,墮策失轡心茫然。從者好在無自苦,履穿衣敝吾償汝。我亦短褐不得完,掛樹一裂長尺五。此生辛勤身不辭,七歲嬌女三歲兒。泥涂模糊啼午饑,買餅一百汝勿啼。滹沱麥飯蕪蔞粥,咄汝豈得長食肉。仰天長嘆冠纓絕,下馬納屨踵亦決。張儀舌在雖自知,范叔衣寒一何切。人生貧賤烏足悲,行吟不顧妻罵隨。寄聲公等勿誚我,富貴莫忘牛衣時。
感懷,和張公善領事用前韻。近現(xiàn)代。許南英。 孤亭終古吊風波,留守三呼喚渡河。南宋君臣傷播越,北胡獻納恣搜羅。萬方民氣含冤久,九士忠魂飲恨多!八百馀年光漢族,盈庭懸想載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