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行年初弱冠,滿頭鬒發如云爛。春光在眼能幾何,陡覺容華鏡中換。
三旬有二秋興發,忽作潘郎二毛嘆。因循四十未有聞,兩鬢霜毫漸凌亂。
只今蹉跎方及艾,已比前時白過半。晨梳燈下星隱映,晚握窗前雪璀璨。
平生歷履多苦辛,況是功名早羈絆。百年強半瞬息間,向后幾何堪把玩。
丈夫生世貴有立,萬事由天又奚憚。試觀上古賢達人,衰老相仍孰能逭。
馬肝之石不須求,甘露為羹亦誇謾。有錢沽酒醉即歌,任作龍鐘白頭漢。
白發。明代。祁順。 憶昔行年初弱冠,滿頭鬒發如云爛。春光在眼能幾何,陡覺容華鏡中換。三旬有二秋興發,忽作潘郎二毛嘆。因循四十未有聞,兩鬢霜毫漸凌亂。只今蹉跎方及艾,已比前時白過半。晨梳燈下星隱映,晚握窗前雪璀璨。平生歷履多苦辛,況是功名早羈絆。百年強半瞬息間,向后幾何堪把玩。丈夫生世貴有立,萬事由天又奚憚。試觀上古賢達人,衰老相仍孰能逭。馬肝之石不須求,甘露為羹亦誇謾。有錢沽酒醉即歌,任作龍鐘白頭漢。
(1434—1497)廣東東莞人,字致和,號巽川。天順四年進士,授兵部主事,進郎中。成化中使朝鮮,不受金繒,拒聲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祁順。 (1434—1497)廣東東莞人,字致和,號巽川。天順四年進士,授兵部主事,進郎中。成化中使朝鮮,不受金繒,拒聲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贈別潘稼堂簡討二首 其二。清代。陳恭尹。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云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里,曾否江門夢釣翁。
山林樂四首 其二。宋代。俞德鄰。 山林何所樂,佳興四時同。琴罷庭留月,酒殘松度風。鶴歸蒼漢外,猿叫碧蘿中。卻笑磻溪叟,區區理釣筒。
新作殊亭。宋代。薛季宣。 虎將夏中時,旋復怡亭址。茅茨覆采椽,樸拙亦可喜。建斗五移杓,殊亭更釋子。規摹雖少華,不陋復不侈。元碑碎俗令,遺集裒空紙。縱步此山椒,金聲猶屬耳。舊亭苦弗稱,新亭直殊美。書文兩奇絕,蹤跡存布指。古人久不見,今人尚殊此。能知古今意,元始本無始。
大廟峽。清代。陶元藻。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墻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
摘星嶺。宋代。洪適。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復煙云迷。舉頭此際長安遠,愿借六翮凌丹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