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無此娉婷,玉環未破東風睡。將開半斂,似紅還白,余花怎比。偏占年華,禁煙才過,夾衣初試。嘆黃州一夢,燕宮絕筆,無人解、看花意。
猶記花陰同醉。小闌干、月高人起。千枝媚色,一庭芳景,清寒似水。銀燭延嬌,綠房留艷,夜深花底。怕明朝、小雨濛濛,便化作燕支淚。
水龍吟(海棠)。宋代。王沂孫。 世間無此娉婷,玉環未破東風睡。將開半斂,似紅還白,余花怎比。偏占年華,禁煙才過,夾衣初試。嘆黃州一夢,燕宮絕筆,無人解、看花意。猶記花陰同醉。小闌干、月高人起。千枝媚色,一庭芳景,清寒似水。銀燭延嬌,綠房留艷,夜深花底。怕明朝、小雨濛濛,便化作燕支淚。
王沂孫。 王沂孫,字圣與,號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年輩大約與張炎相仿,入元后曾任慶元路學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樂府》。
楊公濟歲暮惠酒。宋代。強至。 紺瓶白酒下吟堂,洗盞傾甆肯漫嘗。寒屋自融春日面,煖杯能轉少年腸。山妻相對驚愁破,稚子無端笑飲狂。百歲光陰空自遠,醉時苦短醒時長。
詠瀟湘八景各一首·洞庭秋月。宋代。劉克莊。 寄聲謝軒帝,不必奏鈞天。一碧九萬里,橫吹鐵笛眠。
勤王北望感懷十三首 其七。唐代。康有為。 國土同孤注,君王類置棋。金輪篡唐日,叔帶亂周時。弧眼哀褒姒,衣冠孰柬之。人謀雖欲盜,天命豈能違。
題白龍洞。宋代。趙蕃。 流水疏梅我有詩,偶來重見雪離披。五年不蹋常山路,咫尺寧乖一赴期。
聞川十二詠 其七 古庵聽雨。清代。姚燮。 秋葉戰危樹,不雨已蕭颯。頹云忽冱夜,階蛩助繁沓。水燈燄人影,息夢坐禪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