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流落巴山道,破盡青衫塵滿帽。身如西瀼渡頭云,愁抵瞿塘關上草。
譯文:流落巴山蜀水屈指也已三年了,到如今還是青衫布衣淪落天涯,塵滿旅途行戍未定。身似瀼水渡口上的浮云,愁如瞿塘峽關中的春草除去還生。
注釋:立春:中國傳統歷法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一般逢節于上一年的歲尾,而習慣上已經把它當作春季的開始。巴山:即大巴山,綿亙于陜西、四川一帶的山脈,經常用以代指四川。青衫:古代低級文職官員的服色。西瀼:水名,在重慶。東西瀼水,流經夔(kuí)州;瞿塘關也在夔州東南。這里用西瀼代指夔州。瞿唐:即長江三峽中的瞿塘峽,其北岸就是夔州。夔州東南江邊有關隘,稱“江關”,亦名“瞿唐關”。
春盤春酒年年好,試戴銀旛判醉倒。今朝一歲大家添,不是人間偏我老。
譯文:春盤春酒年年都是醇香醉人,一到立春日,戴旛勝于頭上,痛飲一番,喝到在斜陽下醉倒。人間眾生到今日都長一歲,絕非僅僅我一人走向衰老。
注釋:春盤春酒:謂立春日的應節飲饌。傳統風俗,立春日當食春餅、生菜,稱為“春盤”。旛:即幡,是一種窄長的旗子,垂直懸掛。立春這一天,士大夫戴旛勝于頭上,本為宋時習俗,取喜慶之意。判:此處與“拚(pàn)”同義,猶今口語之“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