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浦歌二首 其二。 大孤山前女兒灣,大孤山下浪如山。山前日日風和雨,山下舟船自往還。
濟州初度。 辭家計日逢初度,遲日暄風在帝京。曉起慈親望天北,行人初泊濟州城。
女兒浦歌二首 其一。 女兒浦前湖水流,女兒浦前過湖舟。湖中日日多風浪,湖邊人人還白頭。
曉出順城門有懷何太虛。 步出城南門,悵望江南路。前日風雨中,故人從此去。
寄題傅氏吾一齋。 眾流俱到海,萬籟各還虛。寂寞空山里,高齋獨掩書。
臨川女。 我本朱氏女,住在臨川城。家世事趙氏,業惟食農耕。五歲父乃死,天復令我盲。莫知朝與昏,所依母與兄。母兄日困窮,何以資我身。一朝聞密言,與盲出東門。阿母送我出,阿兄抱我行。不見所向途,但聞風雨聲。行行五里馀,忽有呼兄名。兄乃棄我走,客前撫我言。我與趙世親,復與汝居鄰。聞汝即赴死,扶服到河濱。我身盡沾濡,不復知我身。汝但與我歸,養汝不記年。涔涔遵旋路,咽咽還入城。城中盡驚問,戚促不能言。望門喚易衣,恐我身致患。再呼我母來,汝勿憂饑寒。汝但與盲居,保汝母女全。我母為之泣,我鄰為之嘆。喜我生來歸,疑我能再明。況得與母居,不異吾父存。我今已十三,溫飽兩無營。我母幸康強,不知兄何行。我母本慈愛,我兄亦艱勤。所驅病與貧,遂使移中情。當日不知死,今日豈料生。我死何足憾,我生何足榮。所恨天地生,不如主翁仁。誰能為此德,婁公名起莘。
曉坐張先生朝陽軒。 朝日照高樹,幽人方啟關。蕭寥塵外事,風葉滿窗間。
寄題傅尊師兄弟所作寧壽道院。 鐘榮之山千萬峰,琵琶麈湖相疊重。兩翁入谷起臺殿,半夜空山聞鼓鐘。猛虎如逢澗邊石,飛龍卻是云間松。《黃庭》書罷人難見,《鴻寶》披殘手自封。度壑采芝隨鹿跡,登厓望日躡云蹤。已知塵世惟堪笑,不是神人定少逢。辟谷有方桃更美,圍棋無地橘相容。但馀一念封人祝,未與人間萬事慵。
楚山秋晚。 山人何處抱琴歸,遙想樓臺隔翠微。老樹風生舟正泊,空江日落雁初飛。豈無賦客能招隱,亦有漁翁醉息機。一幅秋光舒復卷,誰教塵土涴人衣。
和張太一秋興二首 其二。 太行遙接帝王州,西北連山際海稠。鶴下靜依仙館夕,雁啼高挾塞垣秋。側身天地渾如寄,偷眼風云總是浮。應笑白頭京國里,長年百慮更千憂。
過族侄。 東面云山有草堂,下臨池水即滄浪。草侵古道莓苔滑,花壓頹垣薜荔香。每訪所親皆異物,始驚為客久殊鄉。仲容兄弟賢相映,更為吾宗足感傷。
送張真人歸上清。 閉戶京城晝懶開,初聞北覲卻南回。馮夷擊鼓乘龍出,王子吹笙跨鶴來。囊里天書明日月,匣中神劍閟風雷。回瞻魏闕紅云擁,應在山中看早梅。
和張太一秋興二首 其一。 蓬萊宮闕赤回闌,龍虎神君禹步寬。朝咽日華當食谷,夜迎天仗識鳴鑾。露飛仙掌金莖凍,月滿玄都玉佩寒。遙想西齋清似水,吟詩聽到漏聲殘。
送林彥廣南鎮行香。 昔年同事文皇帝,出入千門萬戶中。漢閣圖書觀每遍,周家祀典學皆通。鼎湖忽送飛龍去,石鼓空歌我馬同。今日函香南鎮去,還尋禹穴酹西風。
憶昨四。 奎章分署隔窗紗,不斷香風別殿花。留守日頒中賜果,宣徽月送上供茶。諸生講罷仍番直,學士吟成每自誇。五載光陰如過客,九疑無處望重華。
憶昨四首 其三。 己巳群儒映壁奎,端陽侍燕寶慈西。線分學士親臣送,詩賜皇姑御手題。注酒含春瑤露重,承塵轉午錦云低。日斜共出西門道,既醉猶能散馬蹄。
遠浦歸帆。 冥冥何處來,小樓江上開。長恨風帆色,日日誤郎回。
和歐陽南陽月夜思二首 其二。 天清照逾近,夜久月將遠。墻東雙白楊,秋聲隔窗滿。
題信上人春蘭秋蕙二首 其二。 幽叢不盈尺,空谷為誰芳?一徑寒云色,滿林秋露香。
題信上人春蘭秋蕙二首 其一。 深谷煖云飛,重巖花發時。非因采樵者,那得外人知。
題王山仲所藏瀟湘八景圖卷走筆作 其四 江天暮雪。 孤舟三日住,不見有人家。昏昏竹籬處,卻恐是梅花。
宿梁安峽夢故室有感時還盱江。 梁安峽里杜鵑啼,絕壁蒼蒼北斗低。云氣倒連山影合,石棱斜斗浪聲齊。南風盡日迎歸客,落月空江夢故妻。一室十人分數郡,百年幾處候晨雞。
病夜。 素壁深窗獨客身,桃枝姜胯只為鄰。極慚供給煩賢友,尚恐傳聞及老親。蛬響戒寒相應起,燭花連夜為誰新。多情造物真豪縱,盡力相驅病與貧。
參禪圖。 兩山從兩禪,異代各談玄。絕壁浮春樹,空山響夜泉。共遺行住想,俱斷去來緣。此日開圖畫,焚香亦爽然。
沈逸人東觀招飲山館。 野館青山下,晴軒積雨馀。招尋蒙遠客,寂寞愧閒居。空翠沾杯冷,殘云度谷虛。從茲結朋好,隨處問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