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毓琇,字一樵(1902-2002),江蘇無錫人。集科學家、教育家、詩人、戲劇家、音樂家和佛學家于一身,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國近代史上杰出的文理大師。1923年自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畢業后赴美留學,1928年畢業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是該校第一位獲得科學博士學位的中國人。他是清華大學工學院以及國立音樂院(中央音樂學院前身)、上海市立實驗戲劇學校(上海戲劇學院前身)的創始人。曾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國立政治大學校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終身教授和榮譽退休教授。他也是錢偉長、吳健雄、曹禺、江澤民等人的老師。 顧毓琇的詩文(21篇)
1902年12月,顧毓琇出生于江蘇無錫。
1915年,考入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1923年畢業。
1923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學習電機工程,1925年獲得學士學位。
1926年,發表《四次方程通解法》,同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科學碩士學位。
1928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博士學位,成為該校第一位獲得科學博士學位的中國人。
1929年起,擔任國立浙江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兼主任。
1931年起,擔任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院長。
1932年起,歷任國立清華大學電機系主任、無線電研究所所長、航空研究所所長、工學院院長。
1937年起,擔任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首任工學院院長。
1938年起,擔任國民政府教育部政務次長(非黨派人士)。
1939年起,兼任戰時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主導了當時許多著名大學(如西南聯大)的南遷。
1940年起,兼任國立音樂院(中央音樂學院前身)首任院長和國立交響樂團首任團長。
1944年起,擔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
1945年起,擔任上海市教育局局長,并兼任交通大學教授,是江澤民主席就讀交通大學時的老師。
1945年,抗戰勝利后,顧毓琇被任命為中國陸軍總司令部中將參議,出席1945年9月9日南京日本投降受降典禮。
1947年起,擔任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1950年,顧毓琇移居美國,歷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終身教授、榮休教授。
1973年,顧毓琇夫婦應周恩來總理邀請回國觀光探親,并于中共“十大”閉幕當晚在人民大會堂與周總理長談三個半小時。
1979年,顧毓琇回國講學,通過王震向鄧小平建議施行股份制改革。
1983年,顧毓琇再次回國講學,受到鄧小平接見。
1988年,顧毓琇再次回國,受到老朋友鄧穎超的接見。
2002年9月9日,顧毓琇于美國逝世,享年100歲。遵其遺愿,顧氏后人將家族故居捐獻給了無錫市人民政府。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批示,將顧毓琇故居改建為顧毓琇紀念館,該館是江蘇省自周恩來紀念館之后第二座被正式批準建立的名人紀念館。
2006年,顧毓琇夫人王婉靖仙逝,享年105歲。同年,顧毓琇夫婦的骨灰被子女送回家鄉無錫安葬。
疏影 題汪亞塵兄壁畫并記韶關舊事。近現代。顧毓琇。 靈鐘秀毓,寫宋人筆意,橫壁雙幅。舊日園亭,夢里山川,難尋白石歌曲。游魚不管晴和雨,但細數,池塘新竹。想露珠,葉底清圓,又是蓮紅菱綠。秋水南華舊寺,老僧宏佛法,曾渡三竺。頂禮峨眉,健步青城,芒鞋踏破陽朔??可桨置髀?,豈忍別,大江南北。待恁時,重返東籬,更賞淵明遺菊。
角招 西湖。近現代。顧毓琇。 枝頭瘦,西湖夢繞,絲絲擊春柳。無心云出岫,飛鳥倦還,黃昏時候。江南似舊,拼一夜,青春如酒。剪雪新詩獻奏,千秋擊節高歌,與琴書為友。況有,暖香盈袖,寒梅倚笛,倩影人翹首。春歸猶未久,那堪亂落,紅葉千畝。波光欲溜,涼月照,湖濱分手。越水吳山永秀。又誰唱,醉翁吟,花前后。
望海潮 南京。近現代。顧毓琇。 石城西峙,大江東去,豪華一代風流。朱雀橋邊,金雞巷里,歸來燕子知休。曾泛后湖舟,憶落霞玄武,驚逐鷗游。花雨亭臺,莫愁居處,總生愁。云山洗眼明眸。看飛花易聚,落葉難留。金粉勝朝,胭脂古井,誰人憑吊悲秋。扶醉上樓頭,笑仰天螻蟻,懷古夷猶。何若焚香煮茗,閑賞百花洲。
一萼紅 采藥。近現代。顧毓琇。 霧中尋,問寒山拾得,梅萼倘成林。童子應對,仙師采藥,難見只為云深。翠柏共,蒼松修竹,野花笑,異獸戲珍禽。白雪朱霞,流泉飛瀑,天籟清音。繼往開來何事?憶涂山蜀水,動魄驚心。三峽雄偉,峨嵋秀麗,濤急波涌嘉陵。駝峰越,云游三竺,菩提樹,喚醒夢沉沉。曾作昆侖客歸,樂得閑吟。
解連環 凱歌行。近現代。顧毓琇。 邊城離索,嗟西風墜柳,戍樓吹角。聞刁斗,披上征衣,又秣馬厲兵,將軍部曲。衰草寒煙,暗迤邐,祁連山麓。想疏星閃耀,淡月凄涼,遍地沙漠。班師凱歌行樂,料筵開玉門,酒滿金谷。還記得,白雪高歌,對瀚海闌干,昊天星宿。賞月昆侖,寄塞外,江南紅萼。趁今宵,載歌載舞,叮嚀后約。
詠日寇投降和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近現代。顧毓琇。 昊天不負我炎黃,日寇投降喜若狂。萬里江鄉疑夢寐,八年涕淚付汪洋。沙坪爆竹同歡慶,滬上萱闈豈可忘。雪盡馬關奇恥辱,千秋百世永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