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常(746~825),字中行,平陵(今陜西咸陽西北)人,郡望扶風(今陜西興平東南)。大歷十四年,登進士第。貞元十四年,為淮南節度使杜佑節度參謀,后歷泉州府從事,由協律郎遷監察御史里行。元和中,佐薛蘋、李眾湖南幕,為團練判官、副使。入朝為侍御史、水部員外郎。八年出為朗州刺史,轉夔、江、撫三州刺史,后除國子祭酒致仕。詩入《竇氏聯珠集》,《全唐詩》存詩26首。與其兄弟牟、群、庠和鞏并稱“五竇”。 竇常的詩文(27篇)
北固晚眺。唐代。竇常。 水國芒種后,梅天風雨涼。露蠶開晚簇,江燕繞危檣。山趾北來固,潮頭西去長。年年此登眺,人事幾銷亡。
謁三閭廟。唐代。竇常。 君非三諫寤,禮許一身逃。自樹終天戚,何裨事主勞。眾魚應餌骨,多士盡餔糟。有客椒漿奠,文衰不繼騷。
茅山贈梁尊師。唐代。竇常。 云屋何年客,青山白日長。種花春掃雪,看箓夜焚香。上象壺中闊,平生醉里忙。幸承仙籍后,乞取大還方。
商山祠堂即事。唐代。竇常。 奪嫡心萌事可憂,四賢西笑暫安劉。后王不敢論珪組,土偶人前枳樹秋。
奉使西還早發小澗館寄盧滁州邁。唐代。竇常。 野棠花覆地,山館夜來陰。馬跡穿云去,雞聲出澗深。清風時偃草,久旱或為霖。試與惸嫠話,猶堅借寇心。
早發金鉤店寄奚十唐大二茂才。唐代。竇常。 出門山未曙,風葉暗蕭蕭。月影臨荒柵,泉聲近廢橋。歲經秋后役,程在洛中遙。寄謝金門侶,弓旌誤見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