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學家。祖籍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曾祖含,右光祿大夫。祖約,零陵太守。父顯,護軍司馬。少孤貧,居陋室,好讀書,無所不覽,文章之美,冠絕當時,與謝靈運并稱“顏謝”。嗜酒,不護細行,年三十猶未婚娶。 顏延之的詩文(42篇)
東晉末,官江州刺史劉柳后軍功曹,轉主簿,歷豫章公劉裕世子參軍。劉裕代晉建宋,官太子舍人。宋少帝時,以正員郎兼中書郎,出為始安太守。宋文帝時,征為中書侍郎,轉太子中庶子,領步兵校尉。后為秘書監,光祿勛,太常。劉劭弒立,以之為光祿大夫。宋孝武帝即位,為金紫光祿大夫,領湘東王師,后世稱其“顏光祿”。長子顏竣從孝武帝討滅劉劭,權傾一朝。凡是顏竣所資供之物,延之一無所受,器服不改,宅宇如舊。曾經對顏竣說:“平生不喜見要人,今不幸見汝。”孝建三年,卒,時年七十三。追贈散騎常侍、特進,金紫光祿大夫如故。謚曰憲子。延之性褊激,兼有酒過,肆意直言,曾無回隱,世人呼之“顏彪”。
顏延之和陶淵明私交甚篤。在顏延之江州任后軍功曹時,二人過從甚密;其后延之出任始安太守,路經潯陽,又與陶淵明在一起飲酒,臨行并以兩萬錢相贈。陶淵明死后,他還寫了《陶徵士誄》。
顏延之在當時的詩壇上聲望很高,和謝靈運齊名,并稱“顏謝”。但實際上,他的成就似乎不如謝靈運。他的詩凝煉規整,喜用典故,堆砌辭藻,往往缺乏生動的情致。湯惠休說他的詩“如錯采鏤金”(見《詩品》),鐘嶸也說他“喜用古事,彌見拘束”。其詩存世者不少而可觀者不多,較為人們所稱道的是《五君詠》五首,是他在被出為永嘉太守時所作。稱述竹林七賢中的“五君”,“五君”即嵇康、向秀、劉伶、阮籍、阮咸,而山濤、王戎因為貴顯而不詠,借五位古人抒發自己的不平,體現了他性格中正直放達的一面,比別的作品要顯得清朗。《北使洛》、《還至梁城作》,感慨中原殘破,象“陰風振涼野,飛云瞀窮天。臨涂未及引,置酒慘無言”;“故國多喬木,空城凝寒云;丘壟填郛郭,銘滅無文;木石扃幽闥,黍苗延高墳”等句,感情也比較真實。他的《赭白馬賦》,雖屬奉詔而作,但如“旦刷幽燕,晝秣荊越”之句,描寫駿馬奔馳之速,對后來許多詠馬詩都曾產生過影響。
《隋書》稱有文集二十五卷,兩《唐書》作三十卷,佚。明代張溥輯有《顏光祿集》,收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秋胡行 其三。南北朝。顏延之。 嗟余怨行役,三陟窮晨暮。嚴駕越風寒,解鞍犯霜露。原隰多悲涼,回飆卷高樹。離獸起荒蹊,驚鳥縱橫去。悲哉游宦子,勞此山川路。
秋胡行 其四。南北朝。顏延之。 超遙為此別,日月方向除。孰知寒暑積,黽勉風榮枯。歲暮臨空房,涼風起坐隅。寢興日己遠,白露生庭蕪。
秋胡行 其六。南北朝。顏延之。 年往誠思勞,路遠闊音形。雖為五載別,相與昧平生。舍車遵往路,鳧藻馳目成。南金豈不重,聊自意所輕。義心多苦調,密比金玉聲。
秋胡行 其七。南北朝。顏延之。 高節難久淹,劫來空復辭。遲遲前途盡,依依造門基。上堂拜嘉慶,入室問何之。日暮行采歸,物色桑榆時。美人望昏至,慚嘆前相持。
秋胡行 其八。南北朝。顏延之。 有懷誰能已,聊用申苦難。離居殊年載,一別阻河關。春來無時豫,秋至恒早寒。明發動愁心,閨中起長嘆。慘凄歲方晏,日落游子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