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清代。鄭燮。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空山梵唄靜,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許塵侵。歲晚憶曾游處,猶記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絕頂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錫,溪頭釣,澗邊琴。此生著幾兩屐,誰識臥游心?準擬乘風歸去,錯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襪青鞋約,但向畫圖尋。
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清代。納蘭性德。 空山梵唄靜,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許塵侵。歲晚憶曾游處,猶記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絕頂茅庵里,老衲正孤吟。云中錫,溪頭釣,澗邊琴。此生著幾兩屐,誰識臥游心?準擬乘風歸去,錯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襪青鞋約,但向畫圖尋。
題秋江獨釣圖。清代。王士禎。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題鄭防畫夾五首。宋代。黃庭堅。 惠崇煙雨歸雁,坐我瀟湘洞庭。欲喚扁舟歸去,故人言是丹青。能作山川遠勢,白頭惟有郭熙。卻寫李成驟雨,惜無六幅鵝溪。徐生脫水雙魚,吹沫相看晚圖。老矣個中得計,作書遠寄江湖。折葦枯荷共晚,紅榴苦竹同時。睡鴨不知飄雪,寒雀四顧風枝。子母猿號槲葉,山南山北危機。世故誰能樗里,彀中皆是由基。
畫鷹。唐代。杜甫。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絳鏇光堪擿,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南鄉子·妙手寫徽真。宋代。秦觀。 妙手寫徽真,水剪雙眸點絳唇。疑是昔年窺宋玉,東鄰,只露墻頭一半身。往事已酸辛,誰記當年翠黛顰?盡道有些堪恨處,無情,任是無情也動人。
當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唐代。李白。 峨眉高出西極天,羅浮直與南溟連。名公繹思揮彩筆,驅山走海置眼前。滿堂空翠如可掃,赤城霞氣蒼梧煙。洞庭瀟湘意渺綿,三江七澤情洄沿。驚濤洶涌向何處,孤舟一去迷歸年。征帆不動亦不旋,飄如隨風落天邊。心搖目斷興難盡,幾時可到三山巔。西峰崢嶸噴流泉,橫石蹙水波潺湲。東崖合沓蔽輕霧,深林雜樹空芊綿。此中冥昧失晝夜,隱幾寂聽無鳴蟬。長松之下列羽客,對坐不語南昌仙。南昌仙人趙夫子,妙年歷落青云士。訟庭無事羅眾賓,杳然如在丹青里。五色粉圖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
題春江漁父圖。元代。楊維楨。 一片青天白鷺前,桃花水泛住家船。呼兒去換城中酒,新得槎頭縮項鯿。
菩薩蠻·題梅扇。宋代。周純。 梅花韻似才人面。為伊寫在春風扇。人面似花妍。花應不解言。在手微風動。勾引相思夢。莫用插酴醿。酴醿羞見伊。
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五代。李煜。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宋代。蘇軾。 山蒼蒼,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絕猿鳥去,惟有喬木攙天長。客舟何處來,棹歌中流聲抑揚。沙平風軟望不到,孤山久與船低昂。峨峨兩煙鬟,曉鏡開新妝。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浣溪沙·書虞元翁書。宋代。蘇庠。 水榭風微玉枕涼。牙床角簟藕花香。野塘煙雨罩鴛鴦。紅蓼渡頭青嶂遠,綠萍波上白鷗雙。淋浪淡墨水云鄉。
菩薩蠻·題畫。清代。龔翔麟。 赤泥亭子沙頭小,青青絲柳輕陰罩。亭下響流澌,衣波雙鷺鶿。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嬌蕊。添個浣衣人。紅潮較淺深。
浣溪沙·書虞元翁書。宋代。蘇庠。 水榭風微玉枕涼。牙床角簟藕花香。野塘煙雨罩鴛鴦。紅蓼渡頭青嶂遠,綠萍波上白鷗雙。淋浪淡墨水云鄉。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唐代。杜甫。 國初已來畫鞍馬,神妙獨數江都王。將軍得名三十載,人間又見真乘黃。曾貌先帝照夜白,龍池十日飛霹靂。內府殷紅瑪瑙盤,婕妤傳詔才人索。盤賜將軍拜舞歸,輕紈細綺相追飛。貴戚權門得筆跡,始覺屏障生光輝。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時郭家獅子花。今之新圖有二馬,復令識者久嘆嗟。此皆騎戰一敵萬,縞素漠漠開風沙。其余七匹亦殊絕,迥若寒空動煙雪。霜蹄蹴踏長楸間,馬官廝養森成列。可憐九馬爭神駿,顧視清高氣深穩。借問苦心愛者誰,后有韋諷前支遁。憶昔巡幸新豐宮,翠華拂天來向東。騰驤磊落三萬匹,皆與此圖筋骨同。自從獻寶朝河宗,無復射蛟江水中。君不見金粟堆前松柏里,龍媒去盡鳥呼風。
題太公釣渭圖。明代。劉基。 璇室群酣夜,璜溪獨釣時。浮云看富貴,流水淡須眉。偶應非熊兆,尊為帝者師。軒裳如固有,千載起人思。
墨梅。元代。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版本一)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版本二)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宋代。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竹石。清代。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堅勁一作:韌)
題宗之家初序瀟湘圖。宋代。吳激。 江南春水碧于酒,客子往來船是家。忽見畫圖疑是夢,而今鞍馬老風沙。
鵲橋仙·云林矚題閏七夕聯吟圖。清代。顧太清。 新秋逢閏,鵲橋重駕,兩度人間乞巧。欄干斜轉玉繩低,問乞得、天機多少?閨中女伴、天邊佳會,多事紛紛祈禱。神仙之說本虛無,便是有、也應年老。